第两百一十章 首飞测试很顺利
自己这算是什么?为了这个世界的军工发展,舍弃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啊!秦文明作为军工人,虽然心中一直都为自己做的这些事情而感觉到骄傲,但是现在还是有些纠结。
老一辈境界高,舍小家为大家,但是,新一代就得先为自己考虑了,秦文明并不是老一代人,他的思想还是比较现代的。
似乎是知道秦文明在想些什么,张小花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秦工,你有没有一种成就感?”
成就感?
秦文明仔细地思考了一下:“没错,现在还真有成就感,身后的这个大家伙是咱们给捣鼓出来的,咱们给弥补了遗憾啊。”
“我们既然能在这里发挥作用,那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现在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做的更多,我们还要阻止很多事情的发生。”
银河号,黄海对峙,南联盟大使馆……这些都是在九十年代发生的事情,秦文明和张小花等人要利用这几年的机会,让这里的国家迅速强大起来,那些事情就不会再发生了!
做这些大事,他的心中当然是自豪的,相比之下,小家算什么?
秦文明打定了主意。
“嗯,小花,你说得对,这就是我在这里的意义,你要是忙,可以回去了。”
“不用,我会和单位再请一段时间假,这段时间太忙了,接下来也该放松放松。”
秦文明脸上一喜:“没错,是该放松放松,要不等到这里开完首都防务展,你再回去?”张小花点头:“可以。”
那两人就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可以在一起了!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秦文明向张小花问到。
雷达的电子设备由王老他们负责,机体由马老负责,张小花只负责雷达天线的制造,现在天线做出来了,只要试飞之后没问题,她就没有别的事情了,就不用继续留在这里了,所以,秦文明得问一问张小花接下来干什么。
“咱们要不要去二伯那里看看?”秦文明提议。
秦文明的父亲有三个兄弟,由于秦宝山和秦宝川都在军工系统工作,所以平时走得还是比较近的,老二秦宝河在老家务农,同时也在照顾三人的老父亲,也就是秦文明的爷爷。
秦文明没怎么见过爷爷,老爹工作忙经常不回家,等到带着秦文明回老家的时候,已经是回去参加爷爷的葬礼了。
现在,秦文明没有考虑到这些,而张小花替他想到了,秦文明的心中很是感动。
“好,咱们就回老家看看。”
第二天。
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运十预警机缓缓地滑向跑道。
无数人站在机场跑道给这架预警机送行。
“老林,放心吧,咱们对这架预警机有信心。”王老说道。
“没错,咱们研制预警机只是一个开始,以后咱们还要研制更多的飞机。”马老开口:“比如海军急需的空中加油机,咱们就很快会展开研制。”
“要不你们就别上去了,等到了上海之后,你们再慢慢捣鼓。”这毕竟是安装了雷达天线之后第一次升空,同时在升空之后就不会回来了,直接飞到上海,在那里进行进一步调试,之后就会去试飞院。
第一次升空,任何危险都可能出现,这么多技术人员上去,万一有什么闪失,可就会造成重大损失了。
“时间不等人啊,咱们这次虽然只是飞回去,但是中途已经可以展开一些基本测试了,回去之后,正好可以进一步改进。”王老说道:“我们必须要上去,而且,我们已经飞过很多次了,不会出问题的。”
林老抑制住了自己想要上去的冲动,等到大家伙都上去了,依依不舍地挥手和众人告别。
运十预警机对准跑道,滑行起来,速度越来越快,最后飞上天空。
“咱们这预警机看上去比E-3还漂亮。”秦文明感慨了一句。“是啊,咱们的盘子比E-3的大。希望性能也比E-3强。”
“能有E-3一半咱们就满足了,不过,这大盘子毕竟还是会造成太大的飞行阻力,如果要是能降低阻力就好了。”
“现在做不到,等以后就行了。”
“以后?”
“没错,现在还是平板缝隙雷达天线的时代,到了以后,就会进入主动相控阵雷达时代,这种雷达靠的是一个个的小小的T/R组件,也就是发射接收单元,只要计算机给力,就可以把这些组件做成任何形状,蘑菇盘不方便,咱们可以做成大扁担,甚至以后扁担都不用,直接做在飞机蒙皮上就可以了。”
“飞机蒙皮?”
“没错,就是飞机蒙皮,气动布局不会遭到任何破坏。”就在秦文明给在场的人讲述未来的预警机发展历史的时候,天上,已经进入巡航高度的运十预警机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测试。
“电子设备已经预热,准备启动天线!”
“电磁管通电!”
“计算机系统已就位!”
一个个命令下来,运十预警机顶部的天线,缓缓转动起来,强大的电磁波向四周扫射到了地面上,又反射回来。
“太神奇了,杂波全部滤除,咱们完全不用担心地面杂波的影响!”
“那个亮点是什么?高度居然是零?”
“什么,那是一辆汽车?我们的预警机居然能监控到地面上的汽车?”
“切换到合成孔径模式!锐化度36比1!”电磁波还在继续向地面扫射,这次所有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都被迅速处理起来,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图形,山川,河流,峡谷,公路,一切清清楚楚。
强,太强了!
他们对接下来的测试工作更是充满信心,或许能更早地将预警机交付给部队使用!
“快,用无线电和地面汇报,我们的预警机性能不错!”
消息通过电波传送回来,此时林老还在和秦文明等人探讨未来预警机的发展,听到了这个消息,都是很兴奋。
“好啊,他们首次测试就有了不错的成果,看来我们的预警机要成了!”
“对啊,咱们的预警机研发可比当初的空警1号顺利多了!”
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过滤地面杂波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只要这个问题能解决,那预警机就没什么大的技术难题了。
对预警机来说,关键就是数据处理,有了从外面世界弄进来的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数据根本就没什么难度,可以看看反面典型:英国人的猎迷预警机,搞了那么久一直搞不定,就是因为计算机不给力。
这个项目算是可以告一段落了。
虽然只是一架样机,但是毕竟有了经验,以后再制造也会更轻松,哪怕是雷达天线,也不用张小花出力,生产车间里的技术人员按照上次的经验,完全可以照葫芦画瓢,继续生产更多的预警机天线。
忙活了这么久,秦文明需要带着妻子四处走走。
史力强是秦文明最贴心的保镖,秦文明说要回老家,他立刻就帮忙安排。首都西边是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在这些山脉之中隐藏着很多村庄。
秦文明的老家就在其中,名字叫做秦家沟。
八十年代,山沟沟外面的世界已经开始有了很大的发展,甚至是日新月异,但是,山沟沟里面的世界却依旧保持了几千年的样子,道路崎岖蜿蜒,有的地方212都不太好走,有时候会碰到小毛驴车,山坡上可以看到有人在放羊。
不用说现在,哪怕就算是在外面,深山里面依旧还是很落后的。
“好,前面就到了,车子得停在村口就行,开不上去。”秦文明说道。
秦家沟整个村子处于一个山坡上,村口是足足有五六十度的斜坡,山里人上下习惯了,每天都会挑着扁担到斜坡下方的水井里打水,然后挑到山坡上。
“秦工,我和您一起进去吗?”史力强问到。
秦文明摇头:“还是算了,我就是回来看看,不会待太久。”
他只是想要回来看看老人,但是实际上和老人没有太多的感情,也没有什么可交流的。这不是因为他没孝心,而是真的没有共同语言。
“好。”
212的到来让整个村子都轰动起来了,毕竟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县太爷才能坐这种车,现在,是谁来了?
“你是宝山还是宝川?”村口晒太阳的老大爷问到。
“我是秦宝山,回来看看爹和二哥。”秦文明说道。
要是冒充秦宝川,那进去了二伯还得叫自己大哥,秦文明有些不好意思。
“原来是宝山,你这是当了大官了?”“不是,厂子出差,刚刚路过这里,车是厂里的。”
“那也是大官了。”
一群小孩子围绕在车子的周围看热闹,秦文明带着张小花,继续向里面走。
“我怎么闻到了一股豆腐的味道?”张小花好奇地问道。
“二哥开起来了豆腐坊。”秦文明说着,指了指前面的小院,院门口果然挂了个豆腐的木牌。
“老秦,快出来,你家老三回来了!”此时,已经有人进去喊人了。
一名老头走了出来,手里拄着拐杖,看起来走路有些颤抖。
看到他这个样子,张小花顿时就是一阵的心疼,跑过去扶住了老人:“爷爷,您慢点。”
爷爷?老人有些迷惑地看了看身边的女人,又看了看秦文明,怎么回事,你俩什么关系?
“爹,这位是我在厂子里的工友,张伯母。我们一起出差,路过老家,就回来看看。”秦文明赶紧介绍。
老人点头:“大闺女,看起来是挺年轻的,你……”
话还没有说完,老人就咳了起来。
“咳,咳。”
“唉,前几天受了风寒,就总是咳嗽,人老了,身子骨不行了。”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47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