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强太子爷 > 第134章 大明的复苏

第134章  大明的复苏

在报纸席卷起了一股全新浪潮的时候,屯田却又送给了朱慈烺一个大惊喜。

没错,春种时的那些从海外来的种子,在秋收之时终于是发挥出了自己全部的作用。朱慈烺在今年的春季,在全国数个地区进行屯田。屯田用的也并非是本地种子,而是海外的玉米,番薯,土豆等。

在当时,尽管朱慈烺一再强调这些农作物的产量非常高,可并没有太多人相信,毕竟不是亲眼所见,可是在此刻,当这些作物开始收获的时候,众人却惊呆了。

玉米还好,玉米的产量跟水稻的产量是相差不大的,可问题是,水稻的耕种条件苛刻,在北方的很多地区,水稻是根本无法种植的,但是玉米却可以!

朝中不少人都是反对屯田制度的,一些人是担心这么做会导致没有兵力来应对叛军,另外一些人就是纯粹的担心这样大量开垦土地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在大明,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土地,无论是大臣还是底层的富户,最大的追求就是土地了,朱慈烺为了达到屯田的目的,大量的开垦荒地,其实,这些荒地不过就是豪强们没有进行等级的土地而已。

因此,屯田从开始到如今,全天下的反对声都很大,只是因为朱慈烺的威望太高,加上内阁不敢有怨言,才没能阻止屯田,然而大家都在等待着,只要是屯田出现了任何纰漏,他们就会立刻团结起来。

结束这个在他们眼里已经被淘汰了很多年的落后制度。

在士大夫的眼里,屯田当然是落后的,这可是两汉曹魏时期搞的东西,现在都是大明了,怎么能还搞什么屯田呢?天下的耕地都已经不太够了,屯田又能搞出什么呢?

可是当玉米成熟的时候,众人还是被吓了一跳,这种从海外引进的植物,居然有如此之高的产量,玉米的出现,间接改变了南北产量的中心转移,在玉米出现之前,南方的产量是高于北方的。

因为南方水源充足,适合种植水稻,京城都需要南方不断的进贡粮食。可是,当朱慈烺在北方屯田种植新粮食之后,这种情况就逐渐开始转变了,北直隶的粮食产量第一次达到了可以自给自足的地步。

在屯田军队将丰盛的粮食送往国库的时候,天下人还在想着这玩意到底能不能吃,结果,很快,报纸上就出现了关于玉米的最新记载,这是可以吃的,而且是太子殿下花大价钱从海外带来的。同时,土豆和番薯也开始量产,这两种作物的产量是非常高的,高的吓人,当然,新出现的种子也是很吓人的,朱慈烺并没有急着将粮食种子推广出去,而是再次用于屯田。

这一次,朱慈烺几乎在全国都施行了屯田,他按照曹魏时期的屯田制度,编订了新的屯田机构,并且亲自委任了数个心腹来操办这件事。

在屯田的第一个秋天,大明第一次实现了小规模的粮食丰收,大明已经有十七年没有丰收过了,各地的灾情,百姓四处流亡,国库空空荡荡,各地粮产大减。

今年的粮食收成,是崇祯十四年的十四倍,是崇祯十二年的二十六倍。

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数字,当报纸上出现了关于屯田的胜利结果后,天下震惊。

到底还有什么是太子不会的呢?

很多大臣都是激动的难以言表,要知道,粮食一直都是大明最为头疼的问题,没有粮食,粮食紧缺,一直都是悬挂在大明头上的利刃,而此刻,情况却是不同了。

大明有了粮食,就仿佛有了一切。

辽东是一个巨坑,每年都吸走了大明一半以上的财力物力,最后弄垮了大明,可粮食一旦充足,那这个黑洞就可以被填补!

在这几天里,有很多大臣来拜访朱慈烺,朱慈烺也是一一接见了他们,这些人来找朱慈烺,大多都是来吹捧他的,说他带来的新作物可以拯救天下苍生啊什么的。

朱慈烺虽然不喜欢这些吹捧,可这的确是一个与群臣增加关系的好机会。

同时,国内也有富户开始主动联系洋人,想要从他们手里购买这些外来的种子,不只是葡萄牙人,很多外来的商人都看到了商机,开始哄抬种子的价格,牟取暴利。对于这种情况,朱慈烺就交给了周成来应对,如今的龙行商行,或者说龙行公司,已经是非常的庞大了,是目前全国最为顶尖的商行。

让他们来跟那些哄抬物价的商人来打价格战,那完全就是欺负人,因为朱慈烺手里同时也有大量的种子,并不担心对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收敛大明民间的财富。

同时,茶叶开始对外出口,因为朱慈烺与荷兰人还有葡萄牙人制定了盟约,故而茶叶最先就是提供给了这两个国家,由他们带往欧洲进行销售。

茶叶的销量并没有让朱慈烺失望,虽然两国的使者都在扯淡,说什么茶叶销量不好啊,卖不出去啊,想要降低一下价格,可问题是,他们买走了准备用以出口的全部茶叶,一点都没有留下。

这已经能证明他们的谎言了。

不知不觉之中,大明的经济开始复苏,粮食产量暴涨,大明的国力也是在疯狂的上升,大明有了钱,有了粮,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要有相应的武装力量。

朱慈烺准备在接下来大搞征兵,目前大明只有两万新式军队,他要将这个数量变成十万,过去的大明没有能力来支撑十万新军,可现在的国力就可以支撑了。

目前朱慈烺拥有四十座兵工厂,这些兵工厂可以在两年内提供足够十万人用的武器装备,同时,火炮也在迅速的装备着,热武器研发工厂最近正在研发爆炸弹。

这是朱慈烺非常期待的,若是能将火炮的炮弹从实心弹变成爆破弹,那是火炮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可以说,只需要六门火炮,就能防守一座前线的城池!

历史上的崇祯十七年,是大明灭亡的那一年,可是如今,朱慈烺的拯救大明计划已经成功了大半,大明已经没有了灭亡之危,朱慈烺终于可以放开手脚的来对付周围的敌人。

大明将要从陆,海两个方面进行发展,朱慈烺觉得,是时候来发展大明的海军力量了。

(https://www.biquya.cc/id177511/298673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