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焦头烂额
洪承畴率领辽东军团到达前线之后,即刻开始了挑选工作。
原先的辽东守军,在这里镇守了很多年,其中自然是不缺泛精英的,要在这些人里选出三万精英,这并不是难事。辽东守军其实变了很多次,如今的这一批人,正是当初崇祯皇帝全力凑出来的。
是为了对付皇太极的南下的那一批精锐,当时总共是有十五万人,经过了这么多年,只剩下了不到十万人,洪承畴与众将领们开始挑选工作。
这些将士们,其实很多都是不想要离开的,不过,他们之中的确是有不少的年老者,有仰仗着个人武艺的刺头,他们实在不适合新军,新军需要年轻力壮,脑子灵活,同时能服从命令的士卒。
洪承畴和众人连着挑选了半个多月,经过严密的挑选,最终留下了最为精锐的三万人,这三万人,都是清一色的原先的底层将领,有文化基础,勇猛无惧,能很好的服从命令。
洪承畴甚至觉得,在武器装备相同的基础上,自己目前的辽东军团,都未必能打得赢这支精挑细选出的三万精锐,从十万精英里挑选出的三万人,想想就知道他们有多可怕。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英雄,放在其他队伍里,都可以直接当军侯来用了!
在得知旧军遣散的消息的时候,辽东将士们都显得有些落寞,他们心里非常的不舒服,他们已经习惯了如今的生活,想到即将离开,他们便格外的迷茫,不知所措。
在这期间,甚至发生了几次严重的自杀事件,这让洪承畴很是震惊,他急忙下令,让将士们做到疏导工作。
新军的将领们开始来进行宣传工作。
“将士们,让你们离开,不是因为你们不合格,是因为你们已经为大明效力了十多年,你们也该去享福了,这次解散旧军,并不是让你们直接回家,你们是可以得到很多退休金的!”
“太子殿下从来都不曾亏待过任何人,更不会亏待你们这些将士,太子殿下曾亲口许诺,说一定要善待你们这些英雄,你们每个人都能得到大量的安置费,作为对你们的奖励!”
当将领们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这些被遣散的将士们总算是安心了一些。
“另外,如今的大明,跟当初已经不同了,国泰民安,税也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有大量的土地可以让你们耕作,可以发家致富,同时,吏考核优先招录你们这些将士!”
“什么??我们可以当吏??”听到这句话,将士们终于是坐不住了,他们惊讶的看着台上的将领,心里完全不敢相信,在从前,被遣散,就几乎相当与被抛弃,再也没有人理会,孤苦伶仃的过完这一生。
别说去做官吏什么的,就是刚才所说的安置费,都是没有的。
也难怪他们会如此惊讶,难以置信。
做宣传的将领们敏锐的发现了这些将士们的期待,便即刻说道:“太子殿下从来都是言而有信的,如今的吏选制度是通过考核,殿下说了,你们是可以被优先录取的,只要考核分达到了就可以!”
这的确是朱慈烺所说的,因为目前看来,大明的官吏素质实在堪忧,在一些非常基层的位置上,常常是被豪族所把持,造成了皇权不下乡的问题,朱慈烺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这些退役的将士们,若是能担任基层的官吏,无论是素质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是更够胜任的,况且这些都是曾驻守辽东的精锐军队,只不过是年龄大了一些而已,本身没有其他问题。
他们出身低下,跟那些乡绅也玩不到一块去,他们对朱慈烺非常的敬重,本身也足够的勇武,简直就是最好的人选。
在得知这些情况后,这些即将被遣散的将士们就再也没有任何怨言了,他们反而很是期待,在家里享福,这是他们这一生都不曾想象过的。
朱慈烺在设立新的军队编制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大臣都在等着看朱慈烺的笑话。大明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了军事系统的臃肿,大明的军队实在是太多了。
人数众多,战斗力还不行,每年耗费的物资和钱财,完全可以将大明整个掏空,大明也想过应对方法,就是裁军,可是一旦大规模裁军,这些回家的将士就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闹事,严重的甚至造反。这些身经百战的家伙们造反,那还了得,寻常的地方军根本就打不过他们,更可怕的是,他们还会引起其他明军的同情,导致更严重的哗变事件。
因此,没有多少人看好朱慈烺的改制,他们认为,朱慈烺太过急躁,这么大规模的裁军一定会出问题。可是,他们也没有想到,朱慈烺早就做好了安排。
就这样,洪承畴以一个非常成功的姿势将众人遣散,留下了其中的三万精锐,将这三万精锐派往了京城。原先来接替洪承畴的黄得功,负责将这三万人带回去。
这些人自然是要被安排在京城之外的校场的,朱慈烺准备用其中的两万人和剩下来的一万新军来组建直隶军团。在这些人到来之后,李定国就开始了对他们的操练日常。
因为人数比较多,故而是由黄得功,李定国等人一同操练,就连其他的将领,也都要跟着新军去操练,朱慈烺的想法,就是让这些将领们尽快的熟悉新军的作战方式,做好准备。
辽东军团成立的消息,同时也传到了东虏这里。
不过如今的东虏,已经是千疮百孔了,自从多尔衮上位之后,朱慈烺的激化计策大获成功,东虏内部已经闹翻了,以范文程为首的汉人势力不断的受到满人的打击,同时,蒙古人也在蠢蠢欲动。
在先前,蒙古林丹汗的傻儿子额哲曾投降皇太极,从此成为了皇太极麾下一股重要的势力,在四年之前,这位额哲忽然逝世,由他的弟弟阿布奈袭爵。
可这位阿布奈,跟他哥哥是不一样的,他哥哥生性懦弱,又是虔诚的佛教徒,做什么事都想着谦让,阿布奈却完美的继承了父祖那暴躁的特点,他将投降东虏视为一种耻辱。
在历史上,他就公然表示对东虏的不满,最后被康熙囚禁,他的两个儿子直接起义,最后被平定。
如今,东虏的势力大不如从前,而这位阿布奈也是蠢蠢欲动,正在纠集东虏内部的蒙古势力。
可是说,如今的多尔衮是焦头烂额的,他第一次后悔坐上这个位置,他终于明白,当初的皇太极是多么的英明神武,能处理好这么多的东西,他从前还认为自己与皇太极是相差不大的,可如今,他醒悟了。
(https://www.biquya.cc/id177511/2986729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