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强太子爷 > 第215章 人才储备

第215章  人才储备

看着站在面前的这些沙俄使者,朱慈烺眯着双眼,他对当今沙俄的这位皇帝还是有些了解的,沙俄如今的这位沙皇还是有些能力的,在历代沙俄皇帝里也算是不错的。

他记得老师曾说过,俄国人对这位沙皇的评价不高,反而更看重伊凡雷帝等暴君,在他们看来,只有打出些战绩来,才能算得上是一位明君,而像阿列克谢这样有理智,能忍耐的君王,却不被看得起。

这曾让朱慈烺觉得很困惑,不过不同国家毕竟有不同的民风,他也能理解。如今,这位沙皇派遣使者前来道歉送礼的表现,更是让朱慈烺坚信,这位的确是沙俄历史上少见的明君。

要是换个沙皇,此刻说不定已经在纠集军队,不管打不打得过,就是要跟大明来一场,哪怕打不过大明,也要表现出对大明的极度不屑,仿佛这才仿佛对勇气这个词的理解。

这一次,阿列克谢送来了不少的礼物,各种奇珍异宝,大臣们觉得很稀罕,而朱慈烺却不觉得这有什么,毕竟他也是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人,沙俄送来的很多奇珍异宝,在他看来,也就那样。

什么斑斓祥兽,不就是特么的斑马吗?什么赤炎血果,不就是番茄吗?

比起这些东西,沙皇送的地图,反而是让他非常的开心,阿列克谢送的地图,是西伯利亚等地区的地图,上面详细的记载了各个地区的地形,风俗,甚至连一些特产,都有收录。

若是大明准备往北方扩张,这倒是一件很好的见面礼。

使臣无奈的说道:“尊敬的大明太子殿下,我们根本就是无意与大明交战的,沙皇陛下曾多次表示,想要跟大明成为朋友,这一切,都怪波雅科夫,他不听从沙皇的命令,擅自出战。”

实际上,朱慈烺心知肚明,若是没有沙皇的命令,波雅科夫绝对不敢来打阿布奈的主意,不过,使臣的话也不能说都是假的。

毕竟教唆阿布奈去攻打大明,借此削弱阿布奈实力的计策,的确是波雅科夫自己想出来的,沙皇根本不知道,他的这个计策引起了大明的愤怒,造成了两国的交战。

朱慈烺笑了笑,又说道:“若是沙皇愿意跟大明做朋友,我当然也是欢迎的,不过,波雅科夫那几个人,我就没办法还给你们了,我已经将他们都处死了……”

使者们来到大明,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力的讨好朱慈烺,修补两国之间的友谊,至于波雅科夫那些人,沙皇都没有想过去救下他们。

因此,为首的那个使臣对这件事毫不在意,他说道:“殿下就是不杀他们,沙皇也一定会杀了他们……”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攀谈之后,朱慈烺还是接受了对方的好意,亲切的让麾下几个人将他们送走,在他们离开之后,一旁的刘禾有些严肃的说道:“这些罗刹人不怀好意,我看,殿下还是不要接受他们的礼物。”

“哦?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怀好意?”

朱慈烺有些好奇的问道。

刘和解释道:“我听说,这个国家一直都在对外扩张,一时一刻都不停息,劫掠和对土地的渴望简直就是印在了他们的血液里,他们如今服软,不过也是因为没有办法来跟大明作对。”

“若是他们处理掉了其余的敌人,他们就一定会出尔反尔,竭尽全力跟大明作对。”

朱慈烺没有想到,刘禾跟了自己这么久,居然还增长了些见识,他点着头,说道:“你分析得不错,在三十年之内,大明和沙俄必定有一场血战。”

他又说道:“不过,如今接受他们的好意,也影响不了什么事,无论我们要不要,这场战争都无法避免,倒不如给他们的沙皇吃几粒定心丸……”

听到朱慈烺的话,刘禾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原来殿下早就有了定策。

在谈妥了这件事后,朱慈烺就不再去见这些使臣,他让使臣们直接去拜见崇祯。在这些年里,大明长期与海外国家联系,而大明这边的负责人一直都是朱慈烺。

主要原因是因为朱慈烺对西洋这些国家的情况较为了解,若是崇祯皇帝来会面,他未必能有朱慈烺这么清楚,局势也未必会这么对大明有利。

可这次不同,对方派遣使者就是来拍马屁的,朱慈烺知道崇祯皇帝喜欢这一套,就直接将这些使者送到了崇祯面前,让崇祯听个够。

朱慈烺目前最重视的事情,就是国内的教育体系。大明的一切都很完美,就是这些官吏们,实在是让人头疼,无论多好的政策,落在他们手里,都能变成他们用来敛财的手段。

就在前些时日,范景文揪出了几个利用移民政策来为自己敛财的狗贼,这些人谎报移民的数量,骗取了庙堂的补贴金,就连真正迁徙的百姓的补贴,他们也一并吞掉。

朱慈烺真的是无奈了,大明各地都是蛀虫,无论朱慈烺怎么弄,就是摆脱不了这些人,他这些时日尝试了很多办法,大明现在的人才储备,真的是有大问题。

现在的很多官吏,本身就没有多少才能,空读书,放在地方上啥也不会,抄作业都抄不好,除了这些无能的官吏,其中还有很多人都是嘴上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只懂得敛财,不懂得国家天下的道理。而大明近期内得到了不少的领地,想要往这里派遣官吏,而大明并没有这么多的官吏可以派遣,这一系列的事实都证明,大明的人才储备的确是出了大问题。

朱慈烺想要治理大明,他是不能自己下去治理的,这些工作最后还是要交给那些底层的官吏们的,他们都是这个样子,那还治理个什么啊?

教育体系必须要搞出来,这有一来,大明才能拥有真正的有真才实干,并且道德素质不那么低下的官吏。

朱慈烺决定不再推迟这件事,他直接开始思索教育体系的可行性,首先就是启蒙教育,也就是小学,朱慈烺粗略的计算了一下,目前全国这个情况,大明还做不到一个县一个小学。

但是朱慈烺可以在人口密集的几个省份内先推行,在那些较为富裕的地区施行启蒙教育。盖学校是没有问题的,师资力量又该怎么办呢?

朱慈烺觉得,这只能通过考核来解决问题了。

就像地方的吏员考核那样,让地方来负责这件事,招募一些有能力的读书人,将他们纳入官府体系来,让他们成为大明的第一代师资力量。

教材问题倒是容易解决,当初朱慈烺为学府曾修订过教材,他此刻当然也可以为小学来编订教材,既然是启蒙教育,那学的东西就不会有太多,学一学文字,数学,再学个教做人的品德课,就差不多了。

哦,对了,还可以搞体育课,既然朱慈烺决定要全面提升国民素质,那运动当然也不能落下。

朱慈烺坐在端本宫内,用了十七天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华夏第一个关于教育体系的方案。

(https://www.biquya.cc/id177511/2986724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