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60:从林海雪原打猎开始 > 第325章 这才是大城市

在追逐了近十分钟后,直到手枪里的子弹被打空。

两人才被一群人按在隧道里面。

“我投降,我投降!”

劫匪老大举着双手,跪在地上低着脑袋。

他的身旁丢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

而持枪的老兵则是站在他的身旁,大黑星被他丢弃在脚边。

两人都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别动,别动!”人群中有人高声嚷着,“把双手举高。”

“蹲下!”

“跪在哪儿!”

“趴下,否则我们要动手了!”

人多嘴杂,大家都在发号施令。

把这两个劫匪都给搞得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听谁的。

最后还是赵为民出面将大黑星给一把夺了过来,让两人趴在地上。

姗姗来迟的乘警,这才将两个劫匪给逮捕起来。

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赵为民的目的不在于论功行赏,而是要快点到达彩云省。

所以,这抓捕的功劳以及所策划的功劳全部归功于了其他人。

正好大家都在抢功劳,到也没人注意到他。

赵为民拿回了自己的匕首,将大黑星上缴之后回到了软卧包房与王有为还有喀秋莎汇合。

包房内的两个劫匪也早被带走。

事情算是皆大欢喜,至少没有人受伤,也没有人损失财物。

只是耽误了一段时间。

好在车内的乘客还是有一些的,列车并未停下等待调查。

而是继续开动,往目的地魔都赶去。

然而王有为却有些不服气了,“这次抓捕劫匪,我们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怎么一点表示也没有啊。”

王有为出了啥力不知道,但一路上是真没少吐槽。

闻言,他直接指出了这次任务的时间紧迫性。

“王队长,是那五千块重要,还是这不值一提的嘉奖重要?”

嘉奖顶多就是口头表扬跟奖状,实物奖励与那五千块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它们这次毕竟是去打猎的,就连介绍信都有些弄虚作假的成分在。

所以更要保持低调才行。

王有为听完赵为民的这些话,也倒是没在说什么。

的确,嘉奖跟五千块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他们要的还是那实实在在的钱。

随着这次列车打劫,车内的气氛多少是有些奇怪的。

大家都藏好了自己的财物,免得再次遭遇什么不测。

但因为有许多人参与了这次抓捕,所以列车上到处都是谈论这次打劫的事情。

到了第二天的上午,列车终于是停靠在了魔都的站台旁边。

有后世的滤镜在,赵为民认为魔都怎么都是个大都市。

至少在国内是大都市。

然而出了火车站就让他失望了。

堂堂的魔都,跟个大农村没啥区别。

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子跟弄堂,路上坑坑洼洼,还有泥土路。

那所谓的十里洋场,也不过是那一小部分。

其余地方也就比他们那儿的省城好了些。

高楼大厦不是没有,更多的还是老破小。

看来魔都在三十多年里发展成后世那样,的确是个奇迹。

如今的魔都,在这个年代对于外地人来说还没啥滤镜。

对于王有为跟喀秋莎来说,就是一个大点的城市而已。

已经到过省城的两人,倒是对魔都没啥特别的激动。

不过头回真真实实踩到了南方的土地,多少是有些异样心情的。

“还真是暖和啊,感觉空气里都是水汽。”王有为将自己的外套搭在胳膊上,另外一只手抹了把自己的脸,“比咱们那边水润多了。”

魔都相较于他们那儿的确是暖和许多,但再怎么说地理位置也是比较靠北边的。

温度与彩云省比起来,根本没得比。

不过去彩云省的列车要今晚十点才开,一行人又不想坐在火车站里干等十几个小时。

所以都准备出来转转。

喀秋莎终于是将她的围巾给摘了下来。

因为这个天气实在是戴不住围巾,蒙在脸上十分的不舒服。

脸上湿润湿润的,围巾的毛在脸上感觉异样。

不过她那金发碧眼,高挑身材的形象。

走在大街上,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搞得喀秋莎一路都低着头,要不就是往赵为民的身后躲。

她是被这群人看的害羞了。

“走吧,去吃吃饭。”

来到魔都怎么能不吃当地的美食,赵为民手膀子一挥。

带着大家在魔都走街串巷。

实话实说,这个年代的南方的确不如北方发达。

因为重工业援助的原因,举全国之力支援的三省。

所以不管是城建还是设施啥的,看起来魔都都不如三省。

然而后面,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经济重心慢慢转移回到了南方。

这也导致了王有为在看到魔都如此模样时多少有些不屑的。

尤其这还是第一次踏足南方。

他嘴里嘟嘟囔囔,叫叫嚷嚷,“也不咋样嘛,这个看起来像咱们村儿!”

听到这话,赵为民直接翻了个白眼。

心说三省现在咋辉煌起来的,心里没数是吧。

要是历史原因,跟后期援助。

三省恐怕比现在的魔都都还不如。

不过赵为民也没跟他说这些,毕竟王有为啥也不懂。

更是不知道后世魔都的发展。

说实话,赵为民都想定居魔都。

提前在这儿布局。

不说别的,要是能在这儿搞到十几套房子啥的。

白菜价买进,后面天价拆迁卖出。

恐怕后世子孙都吃喝不愁。

可惜,自己重生的年代有些不对劲儿。

一个好机会都赶不上,有想法也无法实施。

终于,几人是找到了一个卖本地特色的馆子。

用了几张全国饭票,在这儿吃了顿蟹黄面。

后世能够卖出高价的蟹黄面,现在看来十分的普通。

一分钱一碗,不过随便加。

说是蟹黄面,螃蟹也不少。

一碗面里两个大螃蟹,不过也能加。

看起来,这个年代螃蟹似乎不怎么值钱。

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这个年代没东西吃。

大家伙就靠着这点螃蟹吃了,而魔都那条河里就盛产螃蟹。

吃都快把人给吃吐了。

所以面馆才会如此大方的,给每个客人碗里加这么多蟹黄,这么多螃蟹。

(https://www.biquya.cc/id177430/5679282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