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本王朱橚绝不给妾服丧 > 第110章 又被气晕的老朱

朱樉却是冷哼一声。

“我?我怎么了?我不如你啊,我没你有帝王气相啊!

我就是娶鞑虏,人家也是完璧之身!不像你,娶寡妇!还不止一个!

还强纳陈友谅的妻子,美其名曰是报复,转头封了妃位,还生了儿子!

娶寡妇,纳人妻,我是比不过你有帝王气相啊。

洪武四年,你下令禁海,制定寸板不许下海,不允许与海外通商。

海外也不许来大明进行通商,这是闭关锁国吧?这就是你的帝王气相?”

朱樉字字诛心,老朱血压飙升,喉咙处那股腥甜的液体再也压不住,猛然一口吐了出来,血染奉天殿。

“噗……噗……”

“陛下!陛下!”这一幕可把不少人吓得够呛。

朱樉也吓到了。

妈耶,可不能再爆他的黑料了,再爆把他气死了怎么办?

大哥现在还没被废呢。

要是把他气死了,大哥就成了第一顺位继承人,我们的谋划就成了一场空了。

朱樉深呼一口气,也不再继续骂了。

“是我尖嘴猴腮,我没有帝王气相,那这个位置坐到底,千万别想着传给我!

就算你把洪武一朝治成古今第一盛事,史官也不会记载是你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

就算你不要逼脸的把元末时期的功劳全揽身上,史官也不会抹掉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坐看神州沉浮,跟元朝暗通款曲,要做卖国贼的历史记载!”

朱樉骂完,直接甩袖离去。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八个字出处是朱元璋的谕中原檄中的一句口号而已。

翻遍明史、明实录,都没有史书记载,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功加在朱元璋身上。

喊出来的口号跟史书的记载,是两个东西。

请明吹正视老朱的千秋功过,别带着滤镜。

朱樉甩袖离去之后,朱元璋心中的愤怒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终于在这一刻决堤。

他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情绪,又一股鲜血如泉涌般从他的口中喷出,溅落在地上,形成了一滩触目惊心的猩红。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尤其是朱标,他眼睁睁地看着老朱在自己怀中倒下,整个人面无血色。

"父皇!父皇……来人呐,快宣太医!"

朱标心急如焚,声音都有些颤抖,他一边呼喊着,一边紧紧地抱住朱元璋,生怕他会有什么闪失。

胡惟庸见状,连忙快步上前,"快快快,把陛下送到乾清宫,速宣太医!"

胡惟庸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急,毕竟朱元璋的状况看起来十分危急。

当然了,更主要的是朱元璋要是被老朱给气死了,大明朝局绝对要大变。

太子很可能最终就会因为思念父皇而殉葬。

然后吴王继位。

这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吴王继位,哪还有我等的活路?

老朱可以死,但绝不能现在就死。

说时迟那时快,胡惟庸一个箭步冲到朱元璋身边,毫不犹豫地背起朱元璋,然后急匆匆地朝着乾清宫的方向奔去。

朱标也不敢怠慢,紧跟在胡惟庸身后,一同向乾清宫赶去。

"众爱卿先退朝,今日祭祀大典延期再议!"

朱标在临走前,对着满朝文武大声喊道。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他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谁也没有想到朱元璋会突然晕倒。

“秦王殿下这骂人的功夫见涨啊,就这么短短几句话,居然能把陛下硬生生给气晕过去?”有人惊叹道。

“唉,秦王殿下其实也没有什么错啦,他不过就是说出了很多人都不敢说的实话罢了。”另一人叹息着说。

“陛下祭天登基时,说他驱逐了百年之患,堪定了南北枭雄。后半句嘛,多少还能算那么回事,可前半句简直就是在欺骗苍天啊!当时我真的好怕会有一道惊雷劈下来呢。”有人心有余悸地回忆道。

“唉,秦王殿下都是有妇之夫了,怎么还是这么不顾全大局,瞎说什么大实话啊!”有人埋怨道。

“唉,你们说……如果吴王能够继承大统,咱们的苦日子是不是就到头啦?”有人突然提出一个假设。

“哎对对对,我也没啥特别的要求,我就希望能给我涨点俸禄,起码能让我养家糊口,不至于饿死啊。”又有人附和道。

“眼看着陛下要不行了,咱们也得早做安排吧?”

群臣们看着胡惟庸背着已经气晕过去的朱元璋急匆匆地赶往乾清宫,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这……这……陛下又被秦王给气晕了?不对,我干嘛要说又?"

苟胜梓站在人群中,满脸狐疑地自言自语道。

那我这史书,还怎么记啊。

唔……有何!

帝,突发恶疾,血溅三尺,倒于奉天殿。

嗯……就这么记,据实写史。

(https://www.biquya.cc/id177385/282141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