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本王朱橚绝不给妾服丧 > 第112章 胡惟庸算计朱棡

胡惟庸分析道,“晋王!”

“老三?”朱标微微皱眉,策反老三吗?

胡惟庸点了点头,“没错,晋王之所求,无非是王妃乃侯爵之女,若其成了国公之女呢?”

“封永平侯为国公?”朱标眉头一皱。

这个倒是比废除奴隶制容易办到的多。

胡惟庸嗯了一声,“没错,晋王若得到想要的了,自然没必要再跟陛下唱反调了。”

“不可!若永平侯成了国公,老三就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了。”朱标还是摇头道。

本来朱棡就能文能武,背后再来个国公岳父,那恐怕太子党和吴王党中间就得多个晋王党了。

晋王能文能武,岳父是国公,王妃母族实力足够,而且继承权在老五前面。

真要是这么干了,晋王威胁才是最大的。

到时候,晋王可能就跟太子党结盟,先瓦解吴王党。

老五能给朱樉的,到时候老三登基也能给,再加上朱樉跟朱棡本就是穿一条裤子的,很有可能转头朱棡阵营。

到时候局势越来越复杂了。

胡惟庸却道,“太子此言差矣,若是先前,晋王还有危险,但是现在不行了,吴王党背后武勋太强了,不是永平侯能够比的,我们要做的不是真让永平侯封国公。”

朱标被这话绕的脑瓜子懵,“什么意思?”

“吴王背后的武勋,不会允许这时候内部出现问题的,肯定会反对永平侯成为国公!而吴王党反对,必然让晋王心里不快,我们不求拉拢晋王,只要晋王不站吴王,多我们来说不就是赢吗?”

胡惟庸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朱标恍然大悟,原来胡惟庸打的是这个主意啊。

最终谢成还是封不成国公,不会打破平衡,又能让晋王跟吴王党离心离德,还能让谢成仇视吴王党,一举三得啊!

“那如何提出来呢?难不成真让永平侯去立军功?真要立了军功,不封也不行了啊。”朱标又问道。

胡惟庸一副尽在掌握的样子,“当初卫国公邓愈不是说了嘛,陛下授封大典封的不公平,借此引出话题嘛。”

朱标笑着点了点头,“胡相国,关键时刻你还是能出谋划策的。”

阻人进部,如同杀人父母,啧啧。

反正这事儿比废除奴隶制容易办多了,这个计划老朱肯定也会同意的。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胡惟庸这个计划是很完美的,但是漏算了一个人。

那就是马皇后。

朱棡若跟老五离心,皇帝没封谢成为国公,以后朱橚也不会封了,还平白得罪了马皇后。

朱棡如果不蠢,都知道怎么算啊。

此时的坤宁宫。

朱樉已经回来了,把奉天殿发生的事情给说了一遍。

马皇后叹了口气,“老二,这般顶撞他,倒是你不对了。”

朱樉回答道,“她不让玥玥为我妻,现在玥玥二八年华了,还待字闺中等我,都要熬成老姑娘了!这事儿他做得就对了吗?”

反正朱樉对朱元璋的怨气最大,而且朱樉也很浑。

马皇后转动着手上的佛珠,“造孽,造孽啊。”

朱棣开口道,“母后,儿臣觉得二哥也没做错什么啊,只是说实话而已,是父皇要踹窝子在先,不是儿臣们掀桌子在前。”

朱棡也难得附和了朱棣一句,“老四说得对,天子有能者为之,这是对天下的负责!大哥没本事就把太子位让出来!

看看大唐时期,虽然说没有几个是太子继位,大多都是杀出来的,但不可否认杀出来的有能力啊。

反正咱们大明又不是没有玄武门,大哥要是硬占着茅坑不拉屎,那咱们就在玄武门前真刀真枪的比划比划!”

朱樉连连点头,“就是就是,大哥不是有一万多东宫六率嘛,我们也不欺负他,我就带三千火器营的人,和他比划比划!三千对一万,优势在他!”

“哈?”

朱棣有点没反应过来。

火器营?

你的意思是,三千个拿着火铳的,降维打击那些个拿刀枪剑戟的?

这优势怎么看都不在大哥吧?

“玄武门前,既分高下,亦决生死!不过流程还是要走的,玄武门之变成功,还得当太子再继位,唐太宗已经把答案给我们了,我们得会抄。

可不能学父皇,抄答案都不会抄,曹丕把答案都写出来了,可老爹愣是考了个零分,他让廖永忠把小明王给沉了,平白落个以臣弑君的骂名。”

朱棡接着道。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后,并没有直接当皇帝。

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三天,李渊下旨册封李世民为皇太子,大概两个多月后,李世民接受禅让,登基为帝。

所以,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是李世民。

不管李世民这太子位怎么来的,人家这流程是合法的。

“老三,话不是这么说的,父皇才读几年书啊?他懂什么政治。

他放牛那会儿,母后在读史书,他当大头兵时,母后在读史书。

到现在不仅还是一副地主思想,还听不进去劝,一意孤行,自以为是。

我看啊,要是真到了玄武门前见真章的时候,老五怕是要一念之仁。

我觉得老五那时候就应该在玄武门前提着大哥的头颅去见父皇了。”

朱棣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说道。

朱樉点点头表示赞同,“没错,大哥要是识相,就退位让贤,念在兄弟情分上,改封他为亲王就是了,若是不识趣,那就玄武门前比划比划!”

“太子之争,素来如此啊,能予以改封,已是仁慈。”

朱棡点了点头,没觉得有啥不好的。

太子被废,还能当个亲王逍遥自在,还有什么不知足?

马皇后听到几个儿子的话,缓缓闭上了眼眸,这就是生在帝王家的悲哀啊,竟至最终手足相残。

父母偏心的后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子女反目成仇。

把偏心的那个培养的自私自利,把被冷落的那个弄的心灰意冷。

这就是人性,自古皆然。

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不慈子何来的孝?兄不友,弟何来的恭?

(https://www.biquya.cc/id177385/2817181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