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本王朱橚绝不给妾服丧 > 第147章 丹书铁券之秘出

丹书铁券!

这四个字,让朱元璋看到了一丝保全的希望。

李善长说的这些人,都是没有加入吴王党的!既然没有加入吴王党,那么就可以保下为太子党所用。

等解决了夺嫡的事情,再来其他不迟。

保全这些有兵权的武勋,可以!

至于那些个没有丹书铁券的文臣,舍了就舍吧,天还塌不下来!

老朱本来要杀功臣,但现在也得保他们。

政治没有对错,只是站队不同。

朱元璋现在需要他们保全朱标的太子位。

“是啊,他们有丹书铁券,李相国,有些人怕是难以问罪了。”朱元璋合上这所谓的证词说道。

费聚等人也是眼睛一亮,这是能保命了?

李善长嘴角冷笑一声。

我就不知道他们有免死铁券?

既然出了手,那肯定就是下死手,怎么可能给活路?

“丹书铁券?陛下,你是不是忘了,曾经的所作所为?”

李善长的话,让朱元璋愣了一下,“咱什么所作所为?”

朱元璋干的事儿太多,一时间有点没想起来。

而朱标似乎想起了什么,整个人身体一晃,完了,这些人保不下来了。

他们注意到了那一行小字。

特么……正常人谁拿放大镜去看那一行小字?

李善长缓缓吐出五个字,“除谋逆不宥!”

这五个字一出,朱元璋脑海中顿时如晴天霹雳炸响。

想起来了,咱想起来了。

李善长他们竟然注意到了这个。

丹书铁券上,刻满了他们一生的功绩,那么多字,他们竟然还去注意到了那一行需要用放大镜看的几个字。

“陛下,丹书铁券上篆刻了这五个字!您不会忘了吧?”邓愈冷笑着问道。

当时也是一阵气愤。

如果不是朱橚说出了这件事情,那他们还真被蒙在鼓里呢!

“不可能!没有!丹书铁券上只有功绩的篆刻,何来这五个字!”陆仲亨反驳道。

妈的,胡惟庸正是谋反的罪名啊!

他的同党,肯定也是按谋逆论啊!

要是有这五个字,那就是有丹书铁券也不免死啊!

李善长呵呵一笑,“没有?老夫带来了丹书铁券,还有放大镜,吉安侯你来看看。”

李善长从怀中,掏出了自己的丹书铁券,还拿出了一块放大镜。

大明是有放大镜了。

放大镜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东汉广陵王刘荆墓中出土的‌金圈嵌水晶石放大镜‌,直径一点三厘米,可放大字体五六倍,证明中国早在东汉初已掌握水晶凸透镜的加工技术。

李善长来到陆仲亨面前,把放大镜对准了丹书铁券上的某个角落。

果然,清楚的篆刻着李善长说的那五个字。

陆仲亨看到的那一刻,天塌了。

“假的!这是假的!这肯定是假的!就只有你的丹书铁券上面有对不对!”

梅思祖惊恐的摇着头,这上面怎么真有这五个字?

完了,这死局还是逃不脱。

徐达、邓愈、廖永忠、冯胜等也默默掏出了自己的丹书铁券。

来到了李善长身旁。

李善长用放大镜一个个的看,果然,每个人的丹书铁券上面都有这五个字。

这一刻郑遇春等人瘫软在地,如丧考妣。

真的完了,真的完了。

而余下中立的那些淮西集团众人,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朱元璋。

兄弟跟你心连心,你跟兄弟玩脑筋?

你这是连死法都给我们找好了啊,在我们领了丹书铁券的那一天,就注定了我们的结局是么?

这特么哪里是免死的丹书铁券!

这不是活脱脱的催命符吗?

吴王党把这个事情爆出来,老朱的信用在众人心里彻底清零。

“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哈哈哈哈,陛下!你真薄情啊!”

瘫坐在地的郑遇春,指着那高高在上的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也知道,这件事情一爆出来,天就塌了。

也不知道朱元璋哪来的那么好运气,朱文正能在洪都帮他挡住陈友谅几十万人马。

要饿死的时候,马皇后冒着胸口烫焦的痛苦送饼,要战死的时候,先有常遇春救驾,又有韩成替死。

明明躲在背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还跟元朝暗通款曲,随时准备卖国求荣。

可偏偏就这样的人,最后竟然能够成功摘桃子,揽下了这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功劳。

一个人的运气,怎么可以好到这个地步!

当然了,这个功劳史书上并没有定论给老朱。

不过相比于自起义以来,一直抗元的陈友谅,那对他多不公平啊。

明明到了最后,不管谁赢了,江山都会回到汉人手里,为什么老天要让朱元璋赢,而不让陈友谅赢?

哪怕最终的鄱阳湖之战,也是陈友谅兵马多。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陈友谅身上,为什么最终输的是陈友谅?

恐怕陈友谅真的是死不瞑目吧。

陈友谅:呜呜呜,为我花生,为我花生啊!苍天呐,你对我陈友谅何其不公啊!

陈友谅当年立国大汉,建元大义。

难道,真就因为陈友谅的国号坏了事?冥冥之中不许有人三造大汉?

国运……也许真的存在。

但是,历史上朱元璋的丹书铁券上面真有除谋逆不宥这五个字。

就比如李善长的丹书铁券吧。

上面写的是:朕闻古之帝王成大业者,实由天假英贤以辅之,故威德加于四海,而天下定矣,朕起自草莱,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居群雄肘腋间,未有定期,而善长来谒辕门,倾心协谋,从渡大江,于是定居建业,威声所至,无不来附,不一二年间,集兵数十万,东征西伐,日不暇给,尔独守国,转运粮储,供给器仗,未尝缺乏,况割繁治剧,和辑军民,无有怨谣之言,此上天以授朕,朕独知之,其人人未必尽知也,比之于尔,萧何未必过也,今天下一家,尔年已高朕无以报尔,是用加而爵禄,使尔子孙世世承袭,除谋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

丹书铁券上篆刻着功臣一生功绩,但一般哪有什么人去仔细看上面写了啥。

(https://www.biquya.cc/id177385/2741994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