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本王朱橚绝不给妾服丧 > 第209章 成了惊弓之鸟的儒生

徐达可不跟这些人讲什么规矩。

这场改革,注定是要死很多人的,不用他们的鲜血为燃料,哪里推的动大明这台巨大的机器运转?

“是。”一众禁卫领命,也纷纷拔刀。

城楼上的士兵也都下来了,帮助拿人。

“斩……斩监候?魏国公,我等所犯何罪啊!”

“就是啊,魏国公,我们不过是为民请命而已,何罪之有啊?”

“学生不服!学生要见太子!要面圣陈情!”

“凭什么抓我们!我们不服!”

“对!你们这是滥用职权!我要去大理寺告你!”

一时间,这群学子们群情激愤,面对禁卫的抓捕,他们拼命地挣扎着,大声呼喊着。

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只是在为百姓发声,为正义而战。

然而,禁卫们却对他们的呼喊置若罔闻,毫不留情地执行着抓捕任务,对于那些反抗的学子,禁卫们直接采取了格杀勿论的手段。

在几声惨叫之后,几个带头的学子被当场斩杀。

这血腥的一幕让其他学子们惊恐不已,他们终于意识到了眼前的局势有多么严峻。

“别杀我!我投降!”

“我也投降!”

“求求你们,放过我吧!”

“呜呜呜,不要抓我,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幼子要养啊,呜呜。”

“呜呜呜呜,我也是,我昨天才纳第十九房小妾,不要抓我啊,我不请命了还不行吗?”

在死亡的威胁面前,这些学子们纷纷放弃了抵抗,乖乖地束手就擒。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有几个机灵的学子趁乱撒开腿就跑。

跑的还挺快。

这几个漏网之鱼,徐达也没有打算管。

宫门口闹事儿的这些学子纷纷被押入大牢。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处理完宫门口的事情后,徐达直奔军营而去,一到军营,徐达立刻召集将领们开会,调动兵马上街巡逻,加强对京城内的管控。

特别强调,如果遇到正在游街示众的人,不必请示,直接将其拿下!

与此同时,军机处也迅速行动起来,下发批文给各地军营,授权他们可以纷纷上街,协助维持治安,确保大明的社会秩序稳定。

对于那些不通君子六艺的伪儒闹事者,徐达代表军机处下达决定,全部逮捕!对于反抗者,格杀勿论!

不仅如此,内阁也毫不示弱,明发旨意给各地主政一方的官员,要求他们全力配合军队的行动,共同肃清那些所谓的伪儒。

那么,什么样的人被定义为伪儒?朝廷明确指出,凡是不会君子六艺的人,都被视为伪儒!

军机处和内阁同时发出批文,显然,朝廷这一次是动了真格的,决心要推动百家争鸣,打破儒学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

旨意和批文如雪花般飞向各地,各地官员虽心中震惊,但也不敢违抗,毕竟大明可还没开国几年,正是武勋兵锋正盛的时候。

而且,下面军队的凝聚力那也是杠杠的。

军机处命令一发,武勋集团的人也向下面的人强调了朝廷的决心。

一时间,整个大明境内掀起了一场大肃清。

军队下场维护秩序,而官兵则是开始在街头巷尾盘查行人,那些平日只知摇头晃脑念几句之乎者也,却对君子六艺一窍不通的人纷纷落网。

也有的人开始恶补君子六艺的内容,不想被当成伪儒处理了。

关键是朝廷的这个政策没毛病。

内阁的命令晓谕各州府:近期,各地出现一群伪儒,诽谤朝廷,玷污圣人名声,太子下旨清查!君子六艺作为儒家必备技能,凡不通君子六艺者,均为伪儒!格杀勿论!

内阁的明文让儒家吃了哑巴亏,因为圣人真他娘规定过这个!

这导致朝廷直接在大义上面站稳了。

儒家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咽,这也导致没有发生大规模游街抗议。

与此同时,各地百家学子看到朝廷此次改革的决心,开始积极响应,纷纷宣扬百家思想。

百家学子陆陆续续,试探性的问世。

京城这边,简直是一片死寂,连一点抗议的声音都听不到。

那些平日里以读书人为傲的人们,此刻都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躲得远远的,生怕被牵连进去。

这一切的起因,就是那批被抓进天牢的学子,谁能想到,他们当天下午就在菜市口被全部斩首。

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鲜血染红了整个菜市口,一颗颗人头滚落一地,仿佛在向世人昭示着朝廷的威严和决心。

如今,整个京城的人都看明白了。

几十位官员联名反对,结果全部被杖毙,学子们稍有异议,就被拉出去斩首示众。

这样的雷霆手段,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朝廷的杀心,这一回不是一般的大。

你反对,那就杀,杀到无人敢反对为止!

一时间,京城的儒家读书人都成了惊弓之鸟,一个个躲在家里,连门都不敢出,更别提什么抗议了。

他们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下一个被砍头的对象。

不仅如此,这些读书人还纷纷开始学习其他学说的书籍,反正只要不是儒家的就行,他们可不想再因为坚持儒家思想而丢了性命。

因为君子六艺恶补起来太困难了,但是学学其他学说内容,还是相对容易的。

于是,各种其他学说的书籍在京城的书房里悄然流行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儒家学说就失去了它曾经的光辉。

其余地方情况也差不多,有游街抗议的,军队直接拿人,抓到的就关进天牢。

然后报请刑部核准名单。

刑部核准之后,提交到内阁,内阁朱笔一挥,那就是无数人头落地。

杀的儒家就跟惊弓之鸟似的。

儒家学子也有痛骂朱橚的,但是这回没了江南集团这根搅屎棍在背后推波助澜,儒家的声音就小了很多。

江南集团已经查清楚发生什么事情了。

特么有人诽谤太子!

谣言一个比一个传得离谱,甚至说朱橚之所以不杀朱雄英,就是因为朱雄英是朱橚的种。

反正各种版本,而且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https://www.biquya.cc/id177385/2625509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