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兴奋地拉住晴儿的胳膊,开开心心地笑着,乾隆看着三个花样年华的姑娘,也是由衷地乐着。
“我这个老爷,能有这三个漂亮的丫头伺候着,实在是太有福气了”
……
乾隆一行人车车马马的,走到了一处城镇,瞬间被连绵不绝,震耳欲聋的鼓乐声和唢呐声吸引了。
乾隆听着声音,比鄂敏这个打前站的人,都清楚这是到哪儿了——梅花镇。
“老爷,这梅花镇今年大丰收,正在庆祝,到处都是人,我还来不及打听这儿的情况,不过看样子啊,一切都挺好的”
“不用打听了,这里的人这么开心,肯定好得不得了啊”
小燕子已经被眼前的热闹迷了眼睛,说完话之后迫不及待地往人群里钻。
乾隆也点点头,不过,他之所以不用打听,是因为他早就已经知道前因后果,乃至将要发生的事情了。
他已经派鄂敏前行一步,去找了巡抚李来福,专责调查鲁兵手上的冤案和贪污。
这一次,谁都别想破坏他眼中这副国泰民安的场景。
“正巧让我们赶上秋收时节,居然还有跳腰鼓的,好热闹啊”
“跟老爷出门有几次了,看打腰鼓的还是第一次呢”
“这打腰鼓最有名的就是陕西的‘安塞腰鼓’,听说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是啊,没想到我们这么幸运,一来到这梅花镇,就可以看到这么热闹,精彩的腰鼓表演了”
紫薇和晴儿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热闹的场景,也不由自主的被这样的氛围吸引着,感染着。
“真是难得啊,能看到农民欢喜庆丰收的景象,我真是太高兴了”
“这么精彩的表演啊,不画下来太可惜了”
“是啊,你一定要好好画下来,我真希望,我额娘也能看到这些景象”
班杰明的画册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身边,见到这样的场景,自然手痒地紧,立刻就动手画了起来。
小燕子本来就站在最前面为他们喝彩加鼓掌的,欢呼声不比那些正在庆贺的人差。
太冒头了,自然引人注意。
随后队伍里就出来两个穿着腰鼓服的女子邀请着小燕子一起进了晒谷场打腰鼓。
小燕子进了晒谷场很快就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打起了腰鼓。
亲身感受到打腰鼓的趣味之后,小燕子更是呼喊着让其他人一起参与进来。
“少爷,紫薇,你们也一起下来玩儿啊,可好玩儿了”
“我?这样打打闹闹的像什么样子?”
永琪嘴上拒绝着,眼睛却一直看着人群中兴高采烈打着腰鼓的小燕子,也有些跃跃欲试。
一旁的晴儿看出了他的真实想法,顺水推舟了一把。
“去吧,五阿哥”
“跳就跳,我豁出去了,把腰鼓给我”
永琪本来就不坚定,晴儿给他递了个台阶,他就麻溜地跟着下去了,随后一个翻身就进了人群的最中央。
“这个好玩儿,我也要来跳一跳”
班杰明收起了画册,戴上了腰鼓,和小燕子永琪一起随着音乐打起了腰鼓。
就在这时小燕子想到了更好玩的玩法,便对永琪和班杰明提议道。
“永琪,斑鸠,我们来玩儿不一样的腰鼓”
小燕子和永琪班杰明都有武功,三个人配合默契,来了一次‘腰鼓杂耍’,也赢得了众人的喝彩。
“没想到咱们家的少爷出了门之后变得这么活泼,我从来没有见过他这个样子,班杰明也是”
“看来,大家都原形毕露了,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下,想不被感染也难了”
本来就被热闹的气氛渲染着的众人,看到小燕子和永琪他们这番表演之后,更按捺不住自己了。
尔泰也加入了打腰鼓的队伍中,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尔康看着旁边的晴儿,想到了他们三大护卫之前的约定,便主动开口。
“晴儿,你去跟尔泰一起跳,你这个家里的小姐,除了琴棋书画,也该表现活泼的一面,从小你就很活泼,不输给永琪的,你行的,好好表现,来”
“走,晴儿,一起来跳舞,特别好玩儿,真的,走吧!”
不等晴儿拒绝,尔泰就又从人群中走来出来,把她往人群里拉,晴儿也就不再拒绝了,随着尔泰一起打起了腰鼓。
“尔康,紫薇啊,你们俩也都去打腰鼓,难得与民同乐嘛,就尽量乐一乐,我看着也高兴啊”
乾隆看到身边的独剩的尔康和紫薇,主动开口让他们也去打腰鼓。
紫薇和尔康相视一眼,也不再纠结,也加入了这场‘可遇而不可求’的腰鼓表演中。
“这就是‘国泰民安’啊,真是不虚此行啊”
“这些少爷,小姐又让我们大开眼界了,稀奇稀奇呀”
“老爷,难得看到少爷和尔康都这么忘形啊”
“忘形好,这就叫‘众乐乐,与民同欢’”
乾隆身边跟着的福伦,傅恒,纪晓岚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也抒发着自己对这场‘别开生面’的腰鼓表演发自内心的感受。
要说其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历经两世的乾隆,他早已做了安排。
这一次,再没有人会来抢夺百姓三年来唯一的收成,也没有人中断这场热闹的腰鼓,更没有人来破坏他们欢欣鼓舞的心情。
小燕子她们可谓是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腰鼓,停下来的众人有些累,但更觉痛快,脸上的笑意也都一目了然。
等腰鼓结束之后,乾隆才让鄂敏带着已经拿下的鲁兵和他弟弟,当众发落,给梅花镇的百姓一个交待。
“鲁兵,你身为地方官,不但不爱乡爱民,反而冤死百姓,又联合你的弟弟强取豪夺,鱼肉乡民,如今罪证确凿,若不摘了你的脑袋,难服人心,李大人”
“卑职在”
“将鲁兵和这帮恶霸等关入大牢,抄家问斩”
乾隆的处置可谓是大快人心,梅花镇的百姓纷纷下跪磕头大呼‘万岁’表示感恩。
上车准备离开的时候,小燕子和永琪身上都还戴着腰鼓,是梅花镇的人送他们的纪念品。
(https://www.biquya.cc/id177310/2997430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