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大殿上气氛立时变得微妙起来,他这是想把楚君珩从镇国公的位置上拉下来,好自己上位?
这当真是司马昭之心了。
从前当他只是个纨绔,也无心仕途,没想到出了趟门回来当场发作起来了,这到底是出去历练了一番长见识了,还是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在韬光养晦伪装自己?
若是后者,那这他心机也太深沉了。
今日朝堂上,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注定了不能太平。
现在躲在人群里的顾峥已经不想管到底是谁才是最后的赢家了,只求楚家的家务事不要牵连他就好。
皇帝依旧冷着脸阴沉沉的,看不出他的想法,目光瞄向楚君珩。
楚君珩依旧很淡定,开口解释道:“臣当时确实离开了使团单独行动了没错,也确实说过要去视察的话没错,但臣从未说过这是奉旨行事,臣说的,只是奉命行事。陛下若是不相信,可问问使团的同僚,看臣说的是否是实话。”
使团那么多人,能接触到楚君珩的也绝对不止一两个。
当时他说的确实是奉命行事,从未说过奉旨二字,更从未说过皇上有旨,传皇上口谕之类的话。
使团里几个地位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急着答话,都在掂量今日这一番叔侄之间的较量到底谁更有胜算一些。
这也就是国公府,这若是放在帝王家,那简直就是儿子要造老子的反篡位了。
当初老国公死后,按说这爵位确实应该给楚墨,只是楚墨半大的小子一个,连老国公的丧仪都弄不明白,而适逢国家有难,边疆战事未平,他能袭这个爵,他管得了老国公留下来的队伍吗?
是楚君珩临危受命,自请前去边疆领兵打仗。
那时候缺人,没有人愿意去一个战事吃紧的地方送死,他既然站出来了,那也不能只让他顶着老国公弟弟,小国公叔叔的名分去,这镇国公的爵位就给了他。
是皇帝下的旨,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反对,反正这个国公爷就是去送死的,到时候他回不来,这个爵位还是要留给老国公的儿子楚墨。
一个啥都不懂的愣头青,袭了爵也就是个空架子。
谁成想他非但活着回来了,还抗住了战事,扭转了局面,老国公在的时候撑不住的战线,在他手里硬是往北推了上百里的距离,收回失地城池数座,打的漠北人狼狈逃窜。
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运气好,后来连年征战,他无一败仗,这就是硬实力而不是运气了,他成了战神,彻彻底底坐稳了镇国公的位置。
边疆战事松懈下来之后,只有漠北人一天到晚小打小闹,他便自请回京述职,除了偶尔参与一些文职政务,再不插手战事。
他这是保命的手段,功高震主,年纪轻轻立下如此大功是好事也是坏事,他的主动示弱让他保住了镇国公的位置和他的命,直至今日,皇帝依旧敬他三分,便是因为边疆一直不太平,指不定那一天就能再次用的找他上战场了。
今日这位楚公子八成是觉得这个叔叔过气了,手里没了兵权,就想着把当初让出去的爵位给抢回来,给叔叔头上安了个假传圣旨的罪名,再配合上他曾经那些赫赫战功,难免会给君王造成一种楚君珩仗着军功不把为君者放在眼里的错觉。
可实际上心里有点算盘的都看得出来,楚君珩肯主动把兵权交出去,他也有本事再拿回来。
但是这个楚公子么……
这个时候选择一个人站队就尤为重要,总要选那个看起来胜算大一些的才安全。
使团的副官先行开口:“回皇上的话,当初国公爷说的确实是奉命,而非奉旨。”
其他人心里也都是一样的算计,只是没有人当初头鸟,如今有人出头了,只需出声跟着附和就行了。
奉命,奉旨,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儿,只是一字之差,楚君珩这个罪名就不成立。
顾峥远远的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就说国公爷也不至于这么糊涂么,哪能干出什么假传圣旨的事儿来。
楚君珩扭头看了自家侄儿一眼,这一眼藏了太多的东西,失望,不解,恼怒,化成最后看破一切的空洞。
楚墨被这一眼看的脊背上刷刷的冒出来一片冷汗。
像是要被这个黑洞吸进去一样,双手不自觉地抓紧了椅子扶手。
奉命……
他竟然忽略了这一点,当初楚君珩说的确实是奉命,是他太自信了,也太容易听进去顾颜的话了。
该死的,差点被这个女人给坑死了,怪不得楚君珩这么自信,原来他早就已经留好了后路了。
如今这许多人替他作证,自己的话在皇帝眼里就成了屁话,皇帝心情好就这么算了,皇帝心情不好,自己可就不一定会承受什么后果了。
不能就这么算了,总要争一争,跟顾颜没关系,纯粹就是为了镇国公的爵位。
楚墨当即一拱手喊道:“皇上!微臣有话要说!即便国公爷说的确实是奉命,并没有假传圣旨,那么问题来了,他带领使团出使苗疆乃是皇上的旨意,半路上又奉谁的命跑出去的?若是真有人给他这样的命令,那微臣与国公爷如此亲近的关系为何竟半点不知情?可见并没有这样一个人,国公爷这不是假传圣旨,也是欺君之罪啊皇上!”
楚君珩缓缓地从他身上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楚墨,你如此对付我,可是觉得如果我近日被你钉在耻辱柱上,对你有什么好处么?”
他就差明着问,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做这个镇国公就能轮到你来做了。
楚墨被问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当然不能明着说自己是想要爵位才这么算计他,总得在皇上面前表表忠心才行,毕竟就算楚君珩被拉下马了,他要袭爵也得皇上点头。
“皇上明鉴,微臣承蒙皇上恩典,也能在朝中担任个一官半职,自然要为皇上分忧,像这种欺上瞒下的事,微臣不知道就算了,既然知道了,又如何能够容忍下来?”
(https://www.biquya.cc/id177129/567925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