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真千金回府,全家都跪下颤抖 > 第314章 油盐不进,何必浪费唇舌

男人跪地求饶,“将军,小的知罪,小的再也不敢了,求将军饶恕……”

盛致远微微一笑,“要是今天没被我们发现,在不久的将来,谁来饶恕那些无辜的农民?

求饶没用,来世做人记得带上良心,带下去!记住,动静闹得大一点!

还有,是谁发现的,这头一回便赏银五百两,下次只要发现一个,便赏银五十两!

把他挂上城墙之后,记得贴上告示说清楚是为什么!”

“是!”梁副将亲自将人带下去。

盛致远看着那个匣子,目光幽暗。

北齐是吧?

等处理好虫子的事,盛致远休书一封,将北齐所为告知沈映星。

十天后,这封信就送到了沈映星面前。

沈映星看完之后,脸色不那么好看。

看来北齐还是不安分蠢蠢欲动啊。

居然想到了用外来生物入侵这个法子来给大梁制造祸端!

不过盛致远没审出让那男人带虫子入关的幕后主使是谁。

但是没关系,盛致远将这件事闹得那么大,很快会传到北齐那边的。

唉,不知道盛致远有没有将虫子留着,往大辽送一送?

对于外来物种这东西,沈映星在石门关这边也查得很严。

没有天敌的物种入境,会对原本平稳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打击,甚至有可能导致本土同样的物种灭绝。

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沈映星召来了手下副将,将平阳关一事告知,再三勒令他们要严查入关的商人。

北齐求和之后,石门关也开放出入了,只不过查得比平阳关更严格,而且每天还限制人数。

虽然两国恢复通商,由于没有正式的榷场,而且还诸多限制,商业其实也发展不起来。

沈映星设下诸多限制,就是不让北齐太轻易获取大梁的物资。

以往还能掠夺,现在不行了,正规渠道也换不走多少东西。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北齐百姓要怪就怪他们的朝廷将路走窄。

她作为大梁的将领,自然事事都要为大梁的百姓考虑。

等哪天两国不再有限制,那就是北齐并入大梁疆域的时候!

不过石门关的将领其实不太理解沈映星设下那么多严格的规矩是做什么。

但沈映星要求他们绝对服从命令,自然是有疑问也放在心里。

直到平阳关这件事,他们才明白沈映星的用意。

一想到没有天敌的虫子祸害百姓的庄稼,跟断百姓生路有什么区别?

阴狠又毒辣!

虫子这东西,就算想杀,也不可能完全杀得完啊。

他们决定,还是要让手下将沈映星发下来那本虫子和花草的图册好好看看,牢牢记住才行。

不然哪天真放了这些东西进大梁,那岂不是闯大祸?

于是在这之后,将士们只要闲下来,就翻看图册。

上万份图册,是沈映星自掏腰包印出来的。

但是这印刷技术,沈映星并未对外使用。

还是那句话,利益掌握在大多数有权有势的人手里,她要是敢用,就触犯到他们利益。

沈映星并没自大到认为自己可以跟那么多联合起来的大世家抗衡。

有些事不急于一时,到了合适的时机,自然可以用于人前。

就好像她之前改造的炮台和霹雳弹一样。

恰到好处,才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否则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沈映星后面也让人给平阳关送了五十份图册过去。

够不够用是盛致远该考虑的,其他问题也是盛致远自己解决。

石门关这边一切顺利。

但盛谨川那边想让百姓将田地让出来育种却处处受阻。

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官府变相收回他们的田地。

尤其是大木村,他们反对最激烈,村民们甚至还团结起来一起反抗。

盛谨川只有第一次能进村,后面连着来了三次,都只到村口就被村民拦住。

盛谨川很有耐心一次次解释原因,但固执的村民始终不听。

跟盛谨川一起来的陈同知已经十分恼火,“大人,要不直接派官兵来算了!横竖他们油盐不进,何必浪费唇舌?”

盛谨川摇头,他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但面对百姓,他拿出了最好的耐心。

“明年才开始育种,现在田地还是百姓种着,一旦我们强制他们,那在他们眼中就真的印证了官府变相收回他们田地的说法。”

陈同知皱眉:“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呀,另外三个村子都已经同意了,如果大木村再这么下去,恐怕那三个村子也有别的想法,到时反而生乱。”

盛谨川说:“本官已经来了四次,如果第五次他们还拒绝,那就换个地方便是。

灵雁城那么大,不是非大木村不可,只不过大木村的田地恰好分布得比较好,所以才是第一选择。”

“也就是说,咱们还有另外的选择?”

“对。”

“大人您早说啊,下官最近为了这事急得嘴巴都燎泡了。”

“培育稻种是本官牵头的事,本官自然要拿出诚意来。”

“那今天下官去说吧。”

陈同知知道盛谨川还有别的计划,心就跟着放下来。

其实一开始知道自己被调到灵雁城当同知,他骂了吏部上下祖宗十八代。

陈同知是科举入仕,今年也才三十岁,在外放之前,也在京城待过两三年,对盛谨川不说了如指掌,却也知道盛谨川之前什么德性。

哪怕盛谨川最后为京城解围,陈同知也是归功于盛谨川传承了盛家武将血脉,天生擅长打仗。

但是治理一方他真的行吗?

陈同知接到调任文书时,只觉得前途一片黑暗,将来不是给盛谨川背锅,就是被盛谨川打压得不到任何施展。

他怀着悲壮的心情来灵雁城赴任,结果发现盛谨川跟自己预想中根本是两模两样。

盛谨川一点不嚣张,更没有京城第一纨绔的作态。

他十分谦逊,深知自己还年轻,很多事都愿意去请教更有经验的人,他在很努力学习怎么当好一个太守。

而且盛谨川虽然是第一次为官,但他敢想敢做,在他手下反而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施展抱负。

只要提出来大家商议觉得可行,盛谨川不会轻易去否定属下。

陈同知觉得,当盛谨川的下属很前途!

(https://www.biquya.cc/id177002/5679283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