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一张薄薄的嘴,洋洋得意的把刚才自己听到的话,全都跟刘氏说了一遍。
刘氏都给吓蒙了。
什么叫做,家破人亡?什么叫做,妻离子散!
大姐好好的,在冯府做着她风风光光的赵妈妈,怎么突然的,就要因为她的女儿,从天上掉到地上来。
她怎么就听不明白。
刘氏心急如焚,一头热汗,也想不起赶紧去洗一洗。
屋里头,赵老大听了赵姑姑同样的说辞,整个人,也愣住了:“大姐,你,你来的时候,就已经签下了瑶儿的卖身契?”
“你怎么没有告诉我?”
关键这不是告不告诉他的问题,这是他的女儿,大姐怎么,怎么就给她卖了?
卖女儿?
赵老大心顿时跟针扎了似的,当年大姐刚在冯府做丫头的时候,经常写信回来,告诉家人她卖身为奴以后,在冯府的日子过的多么艰难。
管事婆子全都十分刻薄,她整日都被打骂,有一次不小心打碎了姨娘心爱的瓷瓶,被罚在日头底下跪了足足两个时辰,她都以为自己快死了,因此头几年,家里还省吃俭用的给她捎去了许多银子。
他对大姐一直都心存愧疚。
当年,要不是他闯了祸,气病了他娘,急等着拿钱救命,大姐也不会自卖自身跑去当奴婢。
赵老大脸色难看极了。
赵妈妈看着他的反应,眼珠一转,就含泪说了起来:“你不知道,这冯府的规矩大,伺候小姐的奴婢,尤其是这种要给小姐当陪嫁丫头的奴婢,那都是要签了死契的,要不然,小姐怎么敢放心用呢?”
“我以前也常跟你说过,我服侍的柳姨娘,那是个慈善人,膝下养大的三小姐,也是一个心善聪明的好姑娘,她待自己的丫头,就跟亲姐妹似的。”
“那些个大丫头,常做的活,也不过是给三小姐梳个头发,端个茶,送个水的,自己吃饭喝水那都是有小丫头跟着伺候着,这样难得好差事,府里头不知有多少管事的抢破了头,想把这样的好差事留给自己家的姑娘。”
赵妈妈拿着手帕,擦一擦眼角的泪水:“……我也是心急,便替瑶儿签下这卖身契,你知道,我是把瑶儿当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疼爱的,有这样的好事,我哪能不替她给把握住了呢。”
长篇大论,话里话外,都是她为了赵瑶儿,操碎了一颗心。
偏偏的,赵瑶儿还不知好歹,白费她一片苦心,如今,还要连累了她全家。
赵老大听着,也皱紧眉头:“大姐,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万一,我是说万一,她要是做错了事,主子小姐要打死她?”
当初说让女儿去做丫头的事,刘氏就专门求他一起,到隔壁村做过人牙子,给富裕人家买卖过丫头的陈婆子家问过。
这大户人家做丫头的,有两种:一种是活契,就是在主家做工的,不拘是三年,还是五载,小命是自己的,到期了还能回来。
第二种,就是死契。,身家性命都是主子家的,主子家就是打死了,官府也不会过问,亲生爹娘连收尸的权利都没有。
想想,都可怕。
把陈婆子也心善,好心告诉他,大户人家的奴婢不好当,就是活契,遇到那些表面慈善,内里狠毒的主子们,也多的是有办法,把人惩治的生不如死,小命照样也给搭进去。
你们要是敢上门追究,好说话的,赔你个二十两银子,就完了,不好说话的,乱棍把你打出去,你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当初他愿意让女儿去做丫头,就是因为大姐跟他保证,签活契,有她在,保管瑶儿在冯府平平安安,过的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可现在变成了死契。
赵妈妈一边抹泪,一边便跟他解释:“老大,你尽管放心,我当初说过的话,没有一句是胡言乱语,有我赵妈妈在冯府一日,就有瑶儿一日的好日子过。”
“你尽管把瑶儿交给我,到时候啊,你就擎等着有几个做少爷小姐的外孙子,外孙女的吧。”
赵妈妈使出了浑身解数,拿出了这些年伺候着柳姨娘,在冯府学会的所有本事,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着赵老大,这个连紫云县都没有走出过一步的庄稼汉子。
赵老大到底没什么见识,有极相信自己的亲姐姐,还是叹了口气:“那就这样吧,这也是她的命。”
“不过,大姐,瑶儿脾气倔,在家里,我们自家人还能惯着她,到了冯府,你一定好好的教她做奴婢的规矩,不要让她得罪了人。”
他扛不起这样的罪孽,眼睁睁地看着,当初为了他,去为奴为婢的大姐,到现在因为他的女儿,家破人亡。
赵妈妈一听,露出感激不尽的表情:“老大,你就尽管放心吧,瑶儿可是我嫡亲的侄女儿,等到了冯府,我把她当眼珠子一样照顾。”
她这么跟他一再保证,赵老大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老大,这是瑶儿的卖身钱。”
赵妈妈趁热打铁,将银票送上。
“五十两,就这么多?”赵老头一看,吓了一跳。
这些年也是因为手里有了积蓄,在钱庄里存了许多钱,大字不识的他,才认识了银票是什么。
赵妈妈便笑着:“一般的丫头,品貌好的,二十两都顶天了,这是专门给瑶儿的,她模样好,又是我的侄女儿,我家姨娘对她可抱有极大的期望的,所以才给了这许多,就希望她以后陪着我们三小姐出了阁,能好好的替我们三小姐做事,好好的伺候姑爷。”
“老大,拿着吧。”
赵老大眼热,他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钱,都足够家里再盖一座院子的,可是,他依旧还是觉得烫手。
这是卖女儿的钱,想着,他心里就不自在。
赵妈妈可容不得他不收钱,一把塞到他手里去:“好好收着吧,以后青青和小花嫁人,你正好给她们当嫁妆。”
他收了钱,才不容许他反悔不是。
刘氏头一次觉得,这时间这么漫长,好容易等门打开了。
她急忙上去问:“她爹,这卖身契是怎么回事?”
听孙氏她们的意思,大姐给女儿签下的是死契。
这年头,如果不是那家里出了事,急等一大笔钱救命用的,心狠的人家,是不会有人这样卖女儿的。
(https://www.biquya.cc/id176997/5679311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