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逢千金:重生嫡女翻身记 > 第四十七章 京城的事

屋内,侍卫上前替杜延年宽衣。

赵瑶儿目光坦诚地看着杜延年逐渐显露的身材。

虽然杜延年略微显瘦,可身为大男人,架子在这里放着,他个头比一般男子要高,宽肩窄腰,两臂修长,弧线优美的腰线,细的恰到好处,仿佛她从背后双手一圈,就能楼得住。

而她个头,现在才只到他背部的肩胛骨处。

要转身面对她了,杜延年浑身僵硬,他故作镇定地转过身,却总觉得喉咙发痒,勉强咳了两声,才抬眼看向赵瑶儿。

赵瑶儿一看,对他露出一个笑来。

“你放心,虽然你是我第一个施针的病人,可我跟你保证,我的针法绝不会让你失望。”

她有一双非常好看的桃花眼,荡漾着清浅柔和的微笑,杜延年甚至可以看到她眼底自己的影子。

“好。”

他发出声音,语调沙哑的都不像他。

赵瑶儿一边拿起银针来,一边疑惑地看他一眼,说道:“等会我再给你配一副清肺润嗓的方子。”

自己有点不为人知的心思,可眼前的姑娘,对此懵懵懂懂,一无所知。

杜延年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这姑娘,还未曾及笄,是自己想得太多。

思及此,他立刻闭上眼睛坐了下来,强壮镇定地挺直腰背,双手分别按在自己膝盖上,颇有种豁出去的感觉。

钱老太太不放心,过来在一边看着:“你千万小心。”

在钱老太太看来,她这些时日以来,一直学的都是书籍上的知识,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湖阳长公主的嫡孙,成了她第一个施针的人,要不是杜延年自己愿意,钱老太太说什么都不同意的。

她整颗心都悬起来,实在放不下去。

“我知道。”

赵瑶儿说着,就拿起银针来,这个时候,她才没拿几次,却是那样的娴熟,银针快速而精准的扎在杜延年的胸前和背部的穴道上。

等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杜延年才被侍卫服侍着穿上衣裳,活动了一下手臂,只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尤其是胸口那股子沉闷的,总是让他忍不住叹口气的郁气,也仿佛消散许多。

太医院的好几个太医,对曾替他施针,都没有过这样立竿见影的效果。

“还好吗?”

赵瑶儿笑了笑。

杜延年看她一眼,也笑了:“还好。”

看着赵瑶儿开始收拾银针,他忽然就说了一句:“瑶儿姑娘,你可愿意随我一同回京?”

话音未落,赵瑶儿还没反应过来。

钱老太太吃了一惊:“这,这如何使得?”

这男女有别,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瑶儿怎么能跟他去京城呢?湖阳长公主要是知道了,舍不得跟他生气,不得把瑶儿鄙薄的有多么不堪。

“舅母,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只是觉得,她医术了得,说不定能对我父亲的病有一些独到的看法。”

“您也是知道的,京城的一亩三分地,全都是太医院的天下,来来回回看病的都是那些钟家和张家的人,或是就是他们的徒子徒孙,医术一脉相承,全都一个样。”

杜延年说的这些,钱老太太在京城的时候,她都是知道的,自己的丈夫为何出事,那是因为他在江南长大,师从江南名医常文卿。

回到京城的钟家以后,屡遭排挤不说,出了事还被栽赃,变成了替罪羊,含冤而死。

“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她还小。”她叹了口气,忍不住说道:“你祖母,也不可能让你父亲入口出身乡野,籍籍无名的大夫开出来的药。”

杜延年沉默下来,的确如此。

赵瑶儿目光看了看钱老太太,又看了看杜延年,眸光一转,才故作疑惑地问道:“老太太和杜公子,你们是京城人士?”

钱老太太微笑着点点头:“是。”

再多的,却是不说了。

杜延年复杂地看着她,心底满是矛盾,若是带她回去,以祖母霸道的秉性,根本不会相信一个小姑娘开出来的药方子,若是不带她,他总觉得是失去了一次救治父亲病体的大好机会。

赵瑶儿微微垂眸,回想着当初在京城的时候,杜驸马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她记得,她当年刚去京城的时候,听说杜驸马常年缠绵病榻,吃不下饭,常年咳血,已经瘦成一把骨头。

后来,她死的时候,杜驸马也还没有死。

“杜公子,若是有缘的话,说不定我们京城,还会再见。”

她抬起头,对杜延年轻笑道。

杜延年有些惊讶。

她何出此言,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踏出自己生长的小乡镇一步,更何况她一个看起来文弱貌美的年轻小姑娘。

“我先回去了。”

赵瑶儿对杜延年点了点头,又跟钱老太太告别,才转身离开。

钱老太太看了看杜延年盯着赵瑶儿拉长的眼神,张了张口,有心想说什么,又觉得,大概是自己想得太多。

外甥是多么一个玲珑剔透的人物,怎么会为一个乡野丫头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舅母,我忽然觉得瑶儿姑娘很眼熟,好像我在哪里见过她。”

杜延年目光幽深,突然说道。

钱老太太倒是被问的愣住了:“这怎么可能呢,你们天南地北的两个人,你才第一次来紫云县,她也没有去过京城。”

杜延年微微皱眉:“不,不是见过她本人,是我看过一幅画,她跟画中的人很像。”

这钱老太太就更不清楚,摇了摇头,只觉得外甥这是糊里糊涂的着了魔。

杜延年和钱老太太即将启程回京,商量着干脆就将这宅院送给她,医书乃是丈夫的遗物,钱老太太打算依旧带回京城,这是她对她丈夫的念想,也是她女儿思念父亲的遗物。

赵瑶儿却依旧有自己的烦心事。

在知道赵妈妈是因为蒙骗了赵老大,被衙门的人揭穿真面目,逃出紫云县的事,大半辈子因为这个女儿,风风光光做人的赵老头,一下子受不了这个打击,就病倒了。

赵兰花跑来叫赵瑶儿回去,不怀好意地说道:“大姐,爷病了,如今除了大姑,就属你是咱们赵家最有出息的人了,爷就说了,他等着你给他看病呢。”

(https://www.biquya.cc/id176997/5679310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