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纤柔眼中也满是惊讶,她在喝下药粉的时候,些微肿痛刺疼的咽喉,先是被温热的热水所刺激,随后,刺痛立刻得到了缓解,就这一会儿功夫,她都觉得喉头轻松了许多。
吴纤柔这几日是压力大,想得多,寻常的上火了。
“怎么样?”吴通判问她。
吴纤柔眨了眨眼,下意识说了一句:“甜而不腻,还挺好喝。”
确实如此。
女儿喝了都没事,吴通判立刻吩咐下人:“速速冲泡,本官现在就要喝。”
吴丝雨回过神来,眼底闪过一抹嘲讽,这就是她的亲爹,拿她这个亲生女儿试药,且心里一旦愧疚和负担都没有。
吴通判一副药汁下肚,果然,如赵瑶儿所说的那样,即可见效,本来,他喉咙里就像被烤着的一盆炭火,烤的整个人火烧火燎又疼又烦躁,随着药汁下肚,这样的热毒一瞬间被熄灭了,只留余温。
他惊诧的眼神看向赵瑶儿,从从前的厌恶和鄙视,变成了探究和谋算。
他忽然就笑了:“赵姑娘不亏是短短三天时间就在我们阳州府名声大噪的神医,我观姑娘这路数,与京城钟太医府上用药的习性,不太一样?”
他这话一出,身后一个穿着灰色长衫,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立刻抬眼看了看赵瑶儿。
赵瑶儿认识,这位就是阳州府也很有名气的钟大夫。
“我没有师傅,自己琢磨的罢了。”她这么说。
吴通判一脸的不相信,但是此时,他完全没有跟赵瑶儿敌对的意思了,这样的小姑娘,用的好了,以后不是对自己大有好处嘛。
“爹,她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你千万不要被她给骗了。”吴勇仁是常年看他爹脸色的,几乎立刻就知道了,他爹对赵瑶儿刮目相看了。
这可不行,要不然,到时候他怎么找赵瑶儿报仇。
“你闭嘴,没看到我正在跟赵姑娘说话吗?”吴通判立刻就在自己没用的儿子和有用的赵瑶儿之间,选择了偏向赵瑶儿:“赵姑娘与我们吴府有缘,又是你两个妹妹的好朋友,你看在你两个妹妹的份儿,也该对她客气着点, 明白吗?”
吴勇仁傻了眼,他不明白。
赵瑶儿可是害的他几经折磨,差点死掉的人,至今他下半身那玩意还不管用,爹他还想不想让他给他生孙子了?
赵瑶儿微微笑了笑:“我明日再来给吴大人把脉,告辞。”
“丝雨,还不去送送你朋友。”吴通判立刻说道,更是大手一挥,告诉吴夫人:“赵姑娘年轻轻的小姑娘,打扮的也太素净了些,你快些给她送些有用的东西。”
“好,我知道了。”吴夫人也笑的格外温柔,看着赵瑶儿,仿佛是自己的孩子一般。
吴丝雨亲自送赵瑶儿离开,临走到人少的地方,她眼神示意赵瑶儿,还没开口。
赵瑶儿已经对她使了一个眼色。
吴丝雨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懂得她这个眼色的意思,顿时就愣住了,她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
赵瑶儿再次还她一个她确定的眼神。
送走了赵瑶儿,吴丝雨半天回不过神来。
即是为了自己亲爹的病症,他被下了药,所以这些年才不能让女人受孕,要知道,她爹除了家里的这些姬妾,外头还养了两个外室,青楼里他更是常客,她们都没有怀上过。
还为了她自己,竟与赵瑶儿有这般默契,不用说话,单靠眼神,就能彼此交流了?
是她太聪明,还是赵瑶儿她太会?
赵瑶儿上了安刺史府给她备着的马车,丫头白芷便问:“小姐,回府吗?”
住进刺史府之后,林氏给她两个使唤丫头,一个现在这个白芷,一个是留在府上她院子里的白英。
赵瑶儿想了想,却是摇了摇头:“不用,我们到处走走去。”
白芷立刻应了。
等马车行驶到阳州府最热闹的平阳街,她带着白芷下了马车,就在熙熙攘攘的街头行走起来。
不多时,她就走到了自己要来的地方。
汇通钱庄。
杜延年送给她的令牌,此时还安安稳稳地待在她腰间的荷包里。
临走时他说,凭着这块令牌,她可以在汇通钱庄提取五千两一下的银子可供她使用。
算着日子,杜延年已经回到京城好几个多月了,也不知他父亲的病情怎么样了。
进了汇通钱庄。
赵瑶儿说明来意。
“姑娘要见我们掌柜的?”柜台后面的伙计愣了一下,见是赵瑶儿,又是好奇,又是有点小激动。
赵瑶儿如今是阳州府的名人,她不光长得明眸皓齿,花容月貌,还有一手神乎其神的医术,伙计在闲暇时,也凑热闹看过赵瑶儿治病救人的场面。
这还是第一次离她这么近呢。
“姑娘稍等,我这就去。”脑子一热,立刻就跑去后院找掌柜的。
掌柜的也很好奇,等见了赵瑶儿。
赵瑶儿没有说废话的意思,直接拿出了杜延年给她的令牌。
掌柜的还以为自己眼花了:“这,这是,青铜令?”
汇通钱庄有一半的经营是属于皇家的,皇家备受皇帝宠爱的子嗣,会得到皇帝赏赐的令牌,黄金可最高提取三十万两,白银可提取十万两,青铜令最多,可最高提取五千两。
可这令牌代表的不是银子,是权势。
人都传言,这姑娘到底有什么身家背景,就敢对吴通判府上的公子扇耳光,原来,她的背景可深着呢。
“我不是取银子来的,你把这样东西速速传递给安平郡王杜延年,切记,瓷瓶一旦开封,这里头的东西就不管用了,明白吗?”
赵瑶儿最近这几天,研制出了一些救心丸,可是暂时在紧急时候救治杜延年父亲的急病。
事关安平郡王的事,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弄出差错来:“赵姑娘尽管放心,小人一定替姑娘把这件事办妥了。”
汇通钱庄有自己的路子,赵瑶儿是放心的。
汇通钱庄最大的主子,名义上是燕国第一皇商崔家的产业,其实是崔家在替皇帝干的活,大半收益都归了国库。
(https://www.biquya.cc/id176997/5679304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