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冯瑾窈似笑非笑地瞧着他,意有所指地道:“可谁知道这样的亲戚,还能做多久呢。”
说罢,她等上马车,扬长而去。
郑大胖给气的,一张大胖脸青一阵白一阵的:“我还从未见过如此猖狂的女人。”
郑子岂和郑大胖两个都被那个冯大小姐狠狠嘲讽了一顿。
郑子岂的跟班们,也看不惯冯瑾窈一个女人竟然也敢这么盛气凌人。
“这还是没受到过什么教训,做女人还是贤惠温柔些的好,这样的母老虎,以后谁敢娶。”
“是啊,他们还敢给二少爷脸色看,到底是乡下长大的,一点教养都没有。”
“古人诚不气我,唯有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听到众人都对冯瑾窈纷纷指责,郑子岂脸上的表情才缓和了许多,不止他一个人讨厌她,可见她这样的人,就是个异类。
今日,他来可是有正事儿的。
“孟从蝾到了没有?”
他今日设宴,就是打算想私底下跟孟从蝾说和说和,他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就是不要再散播那些想要迎娶他妹妹的话了。
孟从蝾长得鼠目獐头,常年出入秦楼楚馆,迟早有病,他怎么忍心妹妹嫁给这样的男人。
郑刺史府如何烦恼郑婉玉的事,冯瑾窈并不关心。
她收到了钱老太太和杜延年等人的信件。
杜延年在信中说道,她给的那些药丸对他父亲的病情起到了大作用,问她能不能再做一些送去,甚至还问,她何时去往京城。
钱老太太则在信中说了自己回到夫家之后,母女相认,暂时安顿了下来,问她在紫云县过的可好,如果待不下去,便尽管到京城去找她。
钱老太太还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还有一封信,是长公主的信,口气就不像杜延年那么好了,各种颐气指使,命令她回京给她儿子治病,冯瑾窈丢开这封信不提。
冯瑾窈早就准备好了那些药,给了杜延年他要的,也给了钱老太太一些补气益血的药,听说她女儿身体不太好。
事情处理完毕了。
看着信件,她倒是奇怪了。
“竟然没有承恩侯府的回信。”
虽然这一世,根本没有接触过,但是前世与外祖父他们相认的时候,就知道,两位老人家为人正直,处事公道的好人,就算从来没有见过她,也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发现了她的本质。
而不是听信安氏和冯芷薇的各种扭曲的诋毁。
所以,外祖父早就该在舅舅的信中得知了自己的亲外孙女另有其人,可怎么连一封信都没有写过?
想到这里,冯瑾窈忽然就想起了什么。
“她拦我的信。”
她沉下脸来。
“小姐,你说什么?”白芷没明白冯瑾窈说的是谁。
“白英,将这些送去给汇通钱庄。”冯瑾窈吩咐白英去送信,转头便带着白芷去找了安氏。
安氏此时在听于嬷嬷说铺子的事。
“……铺子里的绸缎一直都用的从京城来的上等货,那李家看在我们承恩侯府的份上,给的一直都是最低价,只是去年,因虫害的缘故,桑叶损失很大,蚕丝减产,导致绸缎的价格一路上涨,现在我们要再按着从前那样的价格卖,就挣不到几个钱了。”
“庄田今天有些干旱,收成比去年减了两成。”
“还有我们的银楼,虽然我们家的银楼只买一些平民百姓都买得起的首饰,价格要的也不高,可最近这大半年,养着的那些师傅们,也太懒了些,只图清闲,没有一个静下心想想新鲜花样的,做出来的首饰款式老旧,就总是卖不出去。”
一样样的说着。
安氏带着冯芷薇听了半晌,她才看自己保养了大半天的手指甲:“这做生意就麻烦,不赔钱的话,少赚点就赚点吧,反正我也不差那一点。”
于嬷嬷干笑着,没吭声。
冯芷薇倒是问了:“绸缎价格确实得涨,只是得有一个涨的时机,别的不说,就是杨夫人,李夫人,乔夫人她们,都是在咱们店里寄存了银子的,本该给人家两匹的绸缎,你一涨,现在只能给一匹的绸缎,这不就是得罪了人。”
“我当初叫人家存银子的时候可是说好了的,不管存几年,都按着这个价格走。”
冯瑾窈没进门的,就听了许多,冯芷薇说的话,她也听懂了。
前世,就是如此。
她十二岁帮着安氏管铺子的事,看着铺子被冯家安排的人偷拿偷换的,没个章法,绸缎卖出去了反倒还亏许多,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
拉主顾叫人存银子,先在自己名下存一千两,到时候就记账,拿走二百两,那就还剩八百两银子的货。
她管铺子倒是省劲儿了,直接把银子拿走,管铺子的人沾不到银子只是光干活,人就容易犯懒,待客也不热情,这也就算了。
可有的贵客也不傻,我为什么要提前给你那么多银子?
冯芷薇就打的是知府家的旗号,然后做了保证的,不管什么时候,绸缎涨价了,也不会对她们涨价。
更何况,存银子她还另外送别的东西,大家伙都觉得占了便宜。
果然,这三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大家伙都方便了。
只是,现在麻烦来了,绸缎的源头,蚕丝涨价太多了,于嬷嬷这时候提出这个事来,就是因为,实在是顶不住了。
内情,冯瑾窈也知道。
还是冯珍珍的婆家郑大户。
郑大户家里也有丝绸铺子,可是,他偏偏就在安氏的绸缎铺子里存了三万两银子,拿了快一千两银子的赠送布匹之后,悄悄的就在自己的铺子里开始卖了。
冯芷薇也是知道的,可她也管不住别人拿东西去干什么啊,她也不能拦着不让郑大户到家里的铺子里“买东西”。
郑大户就越来越过分,安氏的铺子能拿到京城独一份的好东西,都是因为有承恩侯府出面捎带着帮她的铺子进货,别人,比如郑大户,他家就没有这样的门路。
郑大户这是把安氏的铺子当进货的地方了。
这里买下来,那边换个名字就高价地卖,纯赚差价,这无本的买卖,三年以来也赚了好几万。
(https://www.biquya.cc/id176997/5679287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