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幼想着放假,把觉也补回来一些。
周律:“大哥今天还问起你来了?”
“估计是听厂里的婶儿说她们家小孩,担心你吃不好睡不着。”
苏幼跟苏大、苏二的感情一直都很很好。
苏幼没嫁人之前还一直打打闹闹。
即便两人成了亲,有什么好吃的也会想着苏幼。
苏大:“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很久没跟娘打过电话了。”
周律摸了摸苏幼的脑袋,“等下回去就打。”
苏幼:“好!”
李娥知道苏幼是在六月考试,但不确定实在哪一天。
现在五月底了,李娥也不敢多打电话过去吵,怕影响苏幼学习。
晚上苏幼吃完饭,就给家里拨了个电话回去。”
李娥听到电话声以为是苏大。
苏大知道外面店里有电话按分钟计费的。
苏大一有时间就会打个电话回去报个平安。
有的时候还会说苏幼和周律在这边的生活。
苏幼见那边接通:“娘!”
李娥听到苏幼的声音也是又惊又喜:“幼幼啊!”
“你这丫头,我怕你影响你学习不想打过来吵你,你倒好也不惦记我。”
苏幼笑道:“娘,我没有不惦记你,平时我学习没时间,放假就光顾着睡懒觉去了。”
李娥也不是真责怪她。
李娥:“听你大哥说,你现在吃得好睡得好,也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合起伙来骗我的。”
苏幼:“我没骗您,等我考完让阿律把您和爹接过来不就知道了?”
李娥:“我和你爹不用你们操心,你们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就成。”
“尤其是你,要考试了千万别紧张。”
苏幼:“我没紧张。”
周律洗了个苹果削了皮过来递给苏幼。
苏幼咬了一口递给周律,周律就着刚刚苏幼咬过的地方咬了一小口,让她自己吃。
李娥:“你什么时候考啊?”
苏幼:“七八九号考三天。”
李娥不懂这些:“考完就出成绩选大学吗?”
苏幼笑道:“不是,先选学校成绩出来后就知道自己有没有考上。”
李娥听着就觉得就紧张不容易。
李娥:“闺女啊,别太压着自己,娘只希望你尽力而为。”
李娥没吃过学习的苦,但有次和何有财聊起天的时候刚好聊到读书这块。
何有财以前也参加过考试,可谓是沙里淘金那么难。
李娥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
现在周律这样肯定是一家人吃喝不愁。
当然,抛开周律她照样能养得起苏幼。
苏幼:“我知道的,我这次考试和人并列第一呢。”
苏幼话说的还有些小傲娇。
“第一!不愧是我闺女,就是厉害,哈哈哈哈哈……”
隔着电话,苏幼都能知道李娥在那边笑得又多开心。
电话那头,苏生听着李娥笑得合不拢嘴,好奇问道:“什么么事这么高兴?”
李娥:咱闺女考了第一,厉不厉害?”
苏生也是吃了一惊:”这么厉害?”
看这架势,苏幼怕明天全村都知道自己考了第一的事。
苏幼:“娘,在家说说就行了嗷。”
李娥:“我知道,我又不是那张长舌,什么事都喜欢闹得全村都知道。”
苏生:“电话给我,我也跟闺女说两句。”
李娥把电话拿开不让苏生接:“我还没说够呢。”
李娥霸占着电话,苏生只能挨着电话在那边听苏幼讲话。
苏幼一边咬着苹果一边跟两人聊着天。
李娥什么都问清了,“行,你就只管撒手去考,等你成绩一出来我就开席摆酒。”
我要让她们看看,当初在背后嘲笑我闺女,看有没有脸来。”
李娥那得意的劲儿连旁边做舍得周律都听得真切。
挂了电话,周律:“本来还想着考完带你去哪里玩一玩,现在好了直接回家摆酒,总不能让娘一个人来。”
苏幼觉得周律跟着李娥在闹,“你怎么跟娘一样,还凑我的热闹。”
周律:“娘说的没错啊,有的人考上了家里要放几天几夜的爆竹烟花,更何况我们还只是摆个酒席,算得上最低调了。”
周律说的不是夸张,苏幼听过谢春花说她家有个亲戚的孩子考上了还真是做的那么大张旗鼓。
陈香莲洗完澡出来,“什么酒席啊?”
周律:“刚刚电话里娘说等幼幼除了成绩就准备摆酒席了。”
陈香莲:“那是肯定要办啊,到时候你记得去你爹和你爷爷的坟上上柱香,说老周家出了个大学生儿孙媳妇儿。”
周律:“那是一定。”
苏幼觉得事还没成,他们倒好把后面的事安排得妥妥当当。
自己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自从上次苏幼一战成名,得到了不少老师的关注。
虽说平时也没少。
毕竟根据以往每年的数据来看,二三十个没有问题。
但老师和校主任都会把目光关注到前五。
毕竟前五考的肯定是京都那些好学校。
苏幼还被带过去谈过一次话。
苏幼不理解为什么会问她考什么学校。
苏幼说出京都师范的时候,苏幼能明显感受到他们有一瞬的眼神交流。
“为什么是师范呢,你这个条件可以去京都理工那些发展更好的学校。”
苏幼:“当老师是我的梦想,我就喜欢那种平凡稳定的工作。”
李主任:“苏幼同学啊,你听老师跟你说,京都师范好是好,但是凭借你的能力,老师相信理工学校更加适合你这种有独立意识的学生。”
苏幼刚来的时候确实引起了不少老师的讨论。
一个从来没有进过学校的人,居然可以凭借自己多年来的自学进入高中,并且之后也并没有落后。
就因为有这种能力,张平更加相信苏幼出众的能力,能够给理工学校提供一个人才。
没办法,现在的人读书就是为了以后有个铁饭碗能够保证一生无虞。
像理工这种发展培养型学校,反而每年的录取的学生远不及师范。
教育市场必然重要,但国家发展也重要。
只有国家富足人民才有希望,才有那么多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家庭的孩子都能够上上学。
国家不发展,能上上学的就只有家庭富裕的孩子。
(https://www.biquya.cc/id175006/3102636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