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七零:旺夫小娇妻 > 第三百三十八章:办学校

  刚开始周律还不顺手,给苏幼梳头发的时候经常会扯到。
  好在练习了几次,周律终于顺手了。
  苏幼:“这活还是留着我来干吧,我们女孩子的打扮你又不懂。”
  周律笑着:“行,你来。”
  苏幼喝了一碗粥,坐在沙发上喝周律一起研究着象棋的下法。
  苏幼:“我们来一局吧,你会吗?”
  周律:“看了一上午了,应该会了,先玩,我不会你再教我。”
  苏幼:“好。”
  三个人坐在沙发上,周律和苏幼下着棋,陈香莲看着电视。
  陈香莲:“汤好了,我先端两碗出来你们尝尝。”
  苏幼:“不对,你这个只能斜着走。”
  周律听着苏幼的提醒,移动了一个士。
  周律没有苏幼那么懂,第一句自然就输给了苏幼,其中苏幼还提示了自己好几次。
  苏幼:“感觉这个有些难。”
  周律:“慢慢来,那楼下的大爷不是这么多年了还在玩。”
  苏幼觉得周律说的也对。
  陈香莲:“尝尝,上面还漂了一层鸡油,一看就是有了五六年的鸡。”
  苏幼喝了一口,确实比以前的那些味儿要重。
  周律喝了两口就放下来。
  苏幼吹了吹:“不好喝吗?”
  周律:“我一向不爱喝这些,你多喝点。”
  陈香莲:“你们先喝,我再进去炒个蔬菜。”
  陈香莲对着周律:“锅里还有鸡肉,你去舀碗给幼幼。”
  周律一眨眼的功夫苏幼那碗汤就已经喝完了。
  周律:“好喝吗?”
  苏幼点点头看着周律那碗:“你还要不要喝?”
  周律:“你喝吧,现在也没有那么烫了。”
  苏幼:“嗯。”
  ......
  上次何有财去领了苏幼的奖书,毕竟隔壁村的村长也在,苏幼的名声可谓是大街小巷都知道了。
  其中伴随着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上面决定在桃花镇开始建立学校。
  这样附近的人都有学可以上了。
  何有财也分配到了任务,毕竟建学校的事上面做多只能出资,但人工只能由每个地方的村官分配任务。
  自从苏幼考上了大学,村里的人菜终于相信读书是真的有用。
  尤其在苏幼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以后的生活风光无限,连国家都发了钱古来过来。
  上次正好有两个人在,虽没有看到红包里面有多少钱,但能看到一种红色的,不用猜斗志都知道是一张白色的。
  吴香几人说出去的时候,各个都是羡慕得不行。
  这最少都有一百,这一百放在十方村那是能吃两三年。
  何有财:“政府说了,国家已经把钱批下来,在桃花镇也挪出了地,到时候就在那边办小学、中学和高中。”
  众人听到要办学校各个都是兴奋得不行,心里脑子里想的都是以后自己的孙子孙女有出息的样儿。
  “那读书要不要钱啊?”
  何有财:“当然要,国家只是出钱办学校,谁家孩子要上学自然是得自己交学费。”
  “我还以为这也是学校出钱嘞,毕竟以后考上了反正都是给国家做贡献。”
  何有财:“话是这么说,虽说是给国家做贡献,但每个月的工资也是照样拿。”
  李娥嗤笑了一声:“你也是真敢想,巴不得什么便宜都自己挣了,哼。”
  换作以前,早就骂回去了,但现在身份变了,自然是不敢得罪李娥。
  何有财补充道:“只不过,地和钱都有了就是差人,我们上面商量了一下,村里各派个十个人过去。”
  听到要干苦力,下面的人都不敢吱声了。
  何有财其实猜到了是这样,“国家总不能让你们免费干活,一家只能派一个人过去,干满一个月有十块钱,每天早上七点就要出发,晚上六点回,吃饭自己带。”
  一听到有钱,家家户户又开始盘算起来。
  不过去一趟桃花镇也要一个小时,晚上回来那天也黑了。
  “要干多久啊?”
  何有财:“慢慢来,最少要干三个月,其中有人不想干了也可以说提前说,我重新找人替上就行。”
  一个月十块还是非常让人心动。
  犹豫了一会儿下面的手一只比一只举得高。
  何有财:“只选十个。”
  下面的人开始争了起来:“明明是我先举的。”
  “是我。”
  何有财被吵的头痛,苏二倒是也想争一番,被李娥拉下手。
  李娥:“家里不缺这么点钱,等小风大一些,你就跟着大娃去水西。”
  苏二:“我这不是想着去桃花镇干活近吗?反正每天也都能回来。”
  李娥:“你好好在家待着,现在家里就你一个人,有点什么事不还是得靠你。”
  苏二觉得李娥说的也有道理。
  何有财看着下面的人属实有些难办,毕竟只要十个人,没有选上的人估计又有好一顿的说。
  何有财挑了几个平时干活认真的,力气大的。
  毕竟上次修路的事情,何有财也算是把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为什么选他啊?明明是我先举手的。”
  下面没选上的人也跟着一起附和:“是啊,明明是我先举手。”
  被选上的自然是开心得不行。
  何有财:“这次选的都是去建学校的,自然是偷不得一点懒,每个月都有要完成的量。”
  何有财话一说出来,下面刚刚嗷嗷叫的都不说话了。
  自己什么样,自己心里也清楚。
  “什么时候开始去啊?”
  何有财:“等上面通知我了,我在跟你们说,现在就是商量好人。”
  “那钱什么时候给啊?”
  何有财:“干满了一个月就发一次,总共就三个月。”
  问清了这些问题,下面的都自己商量起来。
  何有财:“去和回来都不用担心,村里的拖拉机有两台,一辆做五个,能挤挤就挤挤。”
  想到过两天就要去,“我回去给你煎几个饼和蒸几个馒头,反正现在天热,海吃点干粮也能吃下去,又顶饱。”
  旁边要一起去的也道:“我也回去给我家备着。”
  “毕竟要干一天的活,得多做一些,不然吃不饱又是在太阳子底下的。”
  “是啊,这水也要备着,一壶我都怕不够喝。”

(https://www.biquya.cc/id175006/3102630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