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黄金年代 > 第31章 净亏

关于合作成立新公司的事儿,两人在酒桌上正式敲定。

对刘黑子这种江湖人来说,酒桌上敲定的合作,比签订的合同更有效。

对于这次合作,两人都觉得自己是占便宜的一方。

刘黑子觉得沈浩和他同样出了100万,却比他少了20%股份,而且,公司归他管理,很明显,他是占便宜的一方。

而沈浩觉得,钱投出去,不用自己操心,就能稳定升值,还能有一个稳定的货源渠道,能够用内部价拿货,这简直赚大了。

至于股份比刘黑子少?

这恰恰是两人合作的基础,如果他多占股份,刘黑子就变成给她打工的了。

当惯了老大的刘黑子,这辈子都不可能给人打工的。

而且,他现在退让一步,将来,公司发展壮大之后,刘黑子不会翻脸不认人,否则会违背刘黑子作为江湖人的道义。

反之,如果两人股份一样,将来刘黑子势必会心生不满,刘黑子会想:公司是我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我付出了这么多,你凭什么股份跟我一样多?

其实,只要40%股份,沈浩是留了余地的,如果刘黑子坚持的话,他甚至可以把自己的股份缩减到30%。

当然,再低就不行了,再低的话,他宁愿换一个合作伙伴。

合作达成后。

沈浩开始给刘黑子讲述家居建材当中的门道。

上一世,刘黑子一开始转型的时候,遇到不少困难。

直到2004年,才彻底完成转型,就是因为他对家居建材市场不熟悉。

跟沈浩聊完之后,刘黑子庆幸,幸亏自己没有没有贸然转型,否则,大概率会失败。

沈浩提出了六种销售模式。

第一种,和装修公司合作。

第二种,和油漆工合作。

这两种,都是按照比例进行返点。

第三种,跟售楼处合作,花钱拿到业主名单,然后让业务员去拜访。

第四种,和零售商合作。

第五种,和其他家具建材商进行捆绑合作。

比如,和卖地砖进行捆绑。

我卖油漆的时候,帮你推销地砖,你卖地砖的时候,帮我推销油漆。

这五种合作模式,几乎能覆盖家居装修的全部市场。

而第六种,和一些有人脉的人合作,公关大项目。

要知道,他现在使用的还是去工地上门‘推销’的销售模式。

他自问,如果他和沈浩各自开一家公司,都卖油漆,估计他得被沈浩打的落花流水。

所以,他很庆幸能跟沈浩合作。

……

没了外来的麻烦后,网吧的装修稳定的推进。

工人们虽然都没什么装修经验,但有手艺在,只要有人指导他们怎么干,学习的速度非常快。

另外,冯军的房子,已经装修了一大半,再有十二三天左右,就能交房。

不过,公司的业务开展的并不顺利。

在第一个客户王丽萍之后,公司只接了三单。

而且,这三单里面,都是内部员工拉来的。

韩茜拉来一单,冯兵拉来两单,冯兵拉来两单。

虽然沈浩招了十二个业务员,但还在培训期,效果如何暂时还未知。

十二个业务员中,有九个以前当过售楼小姐,被韩茜拉来的。

还有三个是从报纸上看到小广告,自己找来的。

所谓的培训,其实就是背诵沈浩给他们的‘话术’,只要做到使用‘话术’的时候流畅自然,能够及时应变,就可以出师了。

沈浩还给十二个业务员画了个大饼,谁第一个月的业务成绩最好,谁就是业务经理。

本来他还想搞个末位淘汰制,但想想之后又放弃了。

公司初创,本来业务员们对公司的信心就不是很足,要是再搞末位淘汰制,这十二个业务员最少要被吓跑一半。

这天,沈浩刚给业务员们做完培训,苏子晴就找了过来。

“沈总,这是上个月的财务报表,你看一下。”

沈浩无语道:“你就直接跟我说吧,说的简单直接一些。”

“好的,上个月,公司的各项支出共计26.23万,盈利为0,也就是说,我们上个月净亏损26.23万。”

沈浩一听,顿时懵了,“咱们是16号正式成立的吧?一共才14天,花掉26万多?”

“你觉得呢?”

“那咱们公司账上还有多少钱?”

“公司账上的钱倒是充足,还有39万多,但这笔钱一分都不能动,否则几个项目就会面临停工的风险。”

“这个月预计支出大约是多少?”

“不考虑新项目的话,这个月预计支出是46万,主要是装修材料付款和人员工资。”

“嗯,我知道了,放心吧,严哥那边已经跟开发商拉扯的差不都了,等严哥那边的钱到账,我给公司注资50万。”

“那我去工作了沈总。”苏子晴说完,快步离开。

自从她上班的第三天,被沈浩拉着在办公室里打了一把扑克,气的好几天没理沈浩。

然后跟沈浩约定,以后,在家里不谈工作,在公司不谈私事。

苏子晴走后。

沈浩叹气。

果然,公司不是那么好开的。

虽然楼有了,可其他办公设备,都要花钱买。

而且,鼎盛既然要维持高端形象,办公设备就不能差。

他已经尽量节省了,尽量挑那种看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并不贵的办公设备,但仍然花了二十六万多。

要知道,王艳萍那套120平的房子,也才这个价。

原本,他是没打算搞这么大的。

只是想成立个装修公司,组建几个装修队,一点点往起发展。

但买了这栋楼之后,他有点膨胀了。

短期内,以现在的情况,想要达到收支平衡不太现实。

现在是2002年,一个普通的家装项目,装修费大概2—3万之间,去掉材料、人工等成本,利润也就在1500—5000块之间。

包工包料的,利润高一些。

如果是业主自己买材料的,利润就非常低,去掉工人工资就不剩下什么了。

想要收支平衡,每个月至少要接到20个家装项目。

但问题又来了,就算有20个家装项目,也没那么多施工队。

如果找其他施工队合作,一旦出了问题,人家业主只会找鼎盛,而不是找那些装修队。

(https://www.biquya.cc/id174906/5679312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