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黄金年代 > 第136章 和宝盛达成交易

8号地块和9号地块,加起来6.8万平,建造高层住宅楼的话,容积率是3%—6%之间。

如果容积率4.0来计算,房屋总面积就是27.2万平。

他分到40%的话,就是10.88万平。

按照每套房100平来计算,他可以得到1088套房子。

只要放上几年,这1088套房子,就价值十几亿。

不过,对方最多只肯给35%。

虽然有其他地产公司给他的比例比这高,但无论名气还是实力,都不如建锋地产。

他可不想接手一批烂尾楼,或者豆腐渣楼。

沈浩考虑了一番后,答应了建锋地产的条件。

见沈浩这边与建锋地产达成了合作,宝盛那边也有些急了。

建锋地产的实力算是仅次于宝盛的,建锋地产虽然没实力运作CBD项目,但万一建锋地产找魔都、京城的大公司合作呢?

最终,建锋地产给出了一个很有诚意的价格,3.2亿。

不过,地方拿不出这么多现金,想要分期支付。

沈浩肯定不能答应分期啊!

于是,他提出用部分现金,加成品房的方式来交易。

互相拉扯了一周。

最终,宝盛支付1.2亿现金。

然后将一座写字楼中的4,共6480平,作价2200万。

一座5层的商场,共5520平,作价6000万。

一个新开盘小区的94套房子,总面积8800平,作价1800万。

剩下的一个亿,分两期支付,三个月内支付3000万,半年内支付剩余的7000万。

不过,都是以房抵钱。

如此支付,肯定不如3.2亿的现金。

因为无论是写字楼,还是商场,还是94套房子,都是宝盛的‘劣质资产’。

写字楼,商场,都是往出租容易,但想要卖出去很难的地产。

想要收回成本,往往需要十几年,二十年之久。

那94套房子,则是被购房的客户挑剩下的房子。

要么是高层住宅的下面几层,透光率差。

要么是低层住宅的五楼、六楼,没有电梯,只能爬楼。

要不然,8800平的房子,也不会仅仅作价1800万。

按照省城的房价,以及这个小区的位置,8800平的房子要2100万左右。

不过,沈浩却不在意。

无论是写字楼,还是商场,还是这些没人要的房子。

他都可以出租出去,一边收房租,一边坐等房子升值。

所谓的没人要,那也是相对的。

没电梯的五楼、六楼的房子。

想卖出三楼、四楼的价格确实很难。

但如果每平米降上500块,有的是人疯抢。

另外,之后的1个亿的以房抵债,宝盛答应,会整栋进行交付。

宝盛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

别看宝盛是省内建筑行业的龙头,但一次性也拿不出3.2个亿。

就算能拿出来,宝盛也不会把钱都给他,钱都给了他,接下来的CBD拿什么开发?

而直接给沈浩房子,宝盛还能节约出售楼这一块的成本。

达成了口头协议后,沈浩和严程东、李休娴三人来到省城。

严程东之所以要跟着过来,是想看看那座商场的位置,适不适合开商超。

如果适合的话,他就直接在这里开第二家商超。

三人在宝盛的一个经理带领下,先去‘祥和家园’,看了看宝盛抵给沈浩的94套房。

不出意外,其中33套属于四栋高层,都是6层以下的。

另外61套,则是6层的普通住宅,倒也不全是五楼、六楼。

也有三楼四楼的,不过,都是临街商铺楼上的三楼、四楼。

在临街的房子住过的人都知道,特别吵闹。

白天还好,都去上班上学了,吵闹一些也无所谓。

可一到晚上,各种车辆的喇叭声,醉酒的人的叫喊声,特别影响睡眠。

另外,如果楼下有开烧烤店的,隔三差五就得擦玻璃。

不过沈浩无所谓,才2000块钱一平,又不是自己住,要求那么多干嘛?

而且,省内地产龙头企业建造的房子,工程质量方面没的说。

地产这一行虽然很吃人脉关系。

但想要做大做强,硬实力是必须要有的。

接着,三人又来到那栋写字楼。

这栋写字楼一共有16层,使用了8年,宝盛抵给他的是5、7、11、14层。

剩下的12层,都已经卖掉了。

其中,5层、11层,全部都租出去了,7层租出去一半,14层空着。

沈浩对写字楼还算满意,跟严程东开玩笑道:“我怎么感觉自己是个收破烂的?”

严程东又酸了,“这样的破烂,我也想收一打,可惜我没钱!”

“行了,严哥你就别跟我哭穷了。那座商场,如果适合开商超,装修钱我给你垫付,再免你一年租金,这总行了吧?”

“那还不快走。”

其实,不用看两人也知道,既然人家盖的是商场,地段就不会太差,肯定适合开商超。

把商场租给严程东,他很放心,能整租出去,是最省心的。

就算免一年租金他也不亏,严程东又不可能只租一年。

来到商场后,严程东当即就决定,“沈老弟,这个商场,我用了。大概多久能装修好?”

“四个月吧,如果你着急,能再给你压缩半个月。”

“不用抢工期,我这边想要筹备完,怎么的也得半年。”

商超这行业,起步是最难的。

主要是品牌入驻这一块,你没有基础,就得一家一家的去谈。

但第一家商超建立起来后,和这些品牌有了一次合作。

开第二家商超,再次谈合作就容易的多。

如果连续两家商超都能成功,再开第三家的时候,就是品牌主动找你合作,你来筛选品牌。

第二天,沈浩和宝盛正式签约,达成了这笔交易。

李休娴帮沈浩规避了一些协议中的陷阱。

不得不说,有个律师,确实能让人放心。

尤其是这种相对比较复杂的交易,稍有不慎就会被坑。

完成签约后,沈浩也轻松了下来。

为了城西这四块地,他前后忙了一个多月。

涉及到房地产这种跨行业的领域,不仅仅是身体累,心更累。

果然,在商场上,做熟不做生,是至理名言。

但累归累,收获也很惊人。

4块地,一共花了2.8个亿。

(https://www.biquya.cc/id174906/5679301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