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忘恩负义?退婚!我转身当你皇婶! > 第四百七十八章 掩人耳目,无形的较量

兵部尚书府门外

每日里府里的小厮都会按时去外面购买一些粮食蔬菜以及生活必需品。

暗卫盯了一天一夜,发现只有在晚上天黑时,才会有人拎着食盒送往尚书府。

人数不多,暗卫当夜发现的只有一人,是个四品小官,和兵部尚书是同乡。

“兵部尚书的俸禄,每年也就区区几百两,可兵部尚书府上那么多主子下人,这段时间却一直支撑着吃穿用度。”

兵部尚书的小妾就四五个,还有父母、兄弟以及子女,外加下人总数至少几十人。

要知道现在市面上售卖的粮食以及布匹,价格绝不是一般人家买得起的。

赵君曜随后将一件夜行衣拿给萧观音,“我们亲自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听说,兵部尚书府每晚都会有人送食盒,昨天暗卫悄悄跟踪的那个四品小官的食盒,尚书府的人只看了一眼就还了回来。

所以暗卫笃定,那个食盒有问题,而且也在跟踪之余确定那个四品小官会再来尚书府。

但因为怕打草惊蛇,没有赵君曜的命令,暗卫当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先回来禀报。

当天半夜时分,赵君曜和萧观音带着几个暗卫来到兵部尚书府外时,此时的府外还并未有一人。

可没过多久,就见一顶小轿停在了兵部尚书府门外,小轿中下来的人正是昨夜前来的四品官员。

此人,赵君曜认得,只是一个外省的道员,未着官服,手中也确实拎着一个食盒。

就在那个外省官员拎着食盒下轿走上尚书府台阶时,赵君曜手中的一枚石子飞出。

“啪嗒”一声,食盒随之落在了地上。

食盒上的盖子因倾倒敞开,里面的东西也散落一地。

赵君曜和萧观音就在尚书府对面的房顶上,那一眼看得真切,白花花的都是银子。

而此时尚书府一旁的小门也打开了,负责看门的下人刚一出来,就见地上散落的银子。

“快!快捡起来!”

拎着食盒的官员即刻招呼尚书府的下人,两人手忙脚乱的收拾着散落在地上的银子。

将银子都收回食盒后,两人还在门外四下张望,见左右都没人看到才进了尚书府。

“堂堂一个兵部尚书,居然用此法收受贿赂。”

以喜好美食为名,实际食盒里装的全是收受贿赂的银子,借以来掩人耳目。

“看样子,是惯犯。”赵君曜说道。

兵部的任职,一向都是由兵部以及吏部共同选任,而最近这几年兵部官员的任迁很是频繁。

赵君曜带着萧观音从房顶上飞了下来,吩咐跟着的暗卫:“你们几个就在这里盯着,等人出来后带回王府。”

应该不止这一个,赵君曜准备让暗卫连续盯上一段日子,拿到兵部尚书切实的罪证。

“是!王爷。”

暗卫本就是暗中替赵君曜办事的,他们知道该如何做,简直就是手到擒拿。

几日之后,在武成王府门外跪着求见的朝臣们,终于得到了武成王准许他们面见的机会。

王府的会客堂内,十几个穿着官服的朝臣,两列排开,恭恭敬敬的请安行礼。

而赵君曜……

一副慵懒的样子,一手拄在太师椅的扶手上,那双眼中透着狡黠,对朝臣们的请安心安理得的接受。

“你们要见本王?可是为了主持朝政之事?”

“王爷,如今朝野动荡,朝政荒废,群臣人人自危,还请王爷主持大局。”老太傅率先说道。

此时的赵君曜方才慢慢起身,当着六部的朝臣们的面前,双手背后,一副高傲的样子道:“本王常年在军中,对朝政之事并不感兴趣。所以各位,即便你们求到本王面前,本王也不会登上那个位置。”

“这……”满头白发的老太傅闻言,再次跪在赵君曜面前劝说道:“可王爷毕竟是先帝之子……”

“老太傅乃是三朝元老,为天曜鞠躬尽瘁一生,如今年事已高,朝堂上很多事已经力不从心,一旦新朝设立,新皇登基,势必要推行新政,不如本王就给老太傅个恩典,让老太傅卸任荣归。”

赵君曜的话一出口,不但老太傅震惊的抬头,就连六部其他的官员也都震惊的抬起头。

所有人都知道,赵君曜这是间接的罢免了老太傅的官职,冠冕堂皇的话只是表面好听而已。

“各位皆知,此时正是朝野动荡之时,而本王也不会推举幼帝登基,即便是辅佐新帝,也有本王和王诩大人。”

赵君曜这是在告诉朝臣们,他是铁了心的要将萧观音推上那个位置,不会选择皇室其他皇子。

既然没有幼帝,太子太傅就是个空衔。而辅政的人,有他,有王诩,这就足够了。

老太傅是三朝元老,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心知这是武成王当着朝臣们的面让他离开朝堂。

连续教导过皇上和太子的老太傅,虽然德高望重有话语权,却远没有那些六部的官员有实权。

所以,老太傅还特意看了看六部的其他官员,可那些人虽然震惊,却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为他说话。

显而易见,老太傅知道武成王在杀鸡儆猴,而他很不幸的成为了武成王的第一选择。

老太傅叹息一声低下头,回道:“老臣谢武成王体恤。”

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身为三朝元老的太傅大人低下了头并卸免官职。

赵君曜看向其他六部的官员,一眼扫过去,所有人又再次伏地叩头。

“新皇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恩科,为新朝选拔可用之才,还望各位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赵君曜这是妥妥的威胁。

科举本就是为朝廷选拔人才之举,碰上新皇登基这种大事的时候都会开恩科。

朝臣们心里明镜一样的,这就是在告知他们,若是不想做这个官,有的是有才之人代替他们。

仅仅这一个威胁,就让六部所有的官员全部俯首,也没人再敢置喙赵君曜要将萧观音推上那个位置的决定。

这一场无形的较量,终是以赵君曜和萧观音为胜!

(https://www.biquya.cc/id174703/5679267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