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八零:发家致富宠妻女 > 第440章 拆迁

第四百四十章  拆迁

电视塔的建筑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所有的招标招商全都搞定,周万山作为提供转头和水泥的建材厂,不只是把村里头的砖厂拉来和政府合作,还把杨楚贤拉来了。

他和杨楚贤是合作关系,和砖厂也是合作关系,他们三方包揽了这次建设的一小部分,与此同时齐景也通过投标负责了一部分的建材。

果然如周万山所料,齐景来上海的时候把齐运也带来了。

今年十五岁的齐运长得比小满还高半个头,瘦削挺拔的身高和他爸极像。

当初他在上海读完小学最后两年,又多待了一年,就住在他们家,和小满朝夕相处,后来齐景在首都站稳脚跟后把他接了回去,直接在首都落户读书,还买了大房子,期间周万山也没再去首都,自然小满也没见过他。

才两三年没见,齐运有了少年人的样子,打招呼的时候嗓音粗嘎,一看就是换声期,他简短的说了几句就闭了嘴不想开口了,尤其是在小满惊奇的盯着他的时候,连耳根都红了。

小满好奇指着他的脖子:“你嗓子咋了?感冒了吗?”

齐运撇开头不看她,也不开口。

周万山见女儿还想问急忙拦住她:“行了行了,小运这是换声,代表他要长大了。你看看这才几年,喜小运都长这么高了。”

小满不服气:“我感觉我也挺高的!我才十五岁已经一米六五了,是我们班里最高的女生!”

周万山本来是故意转移话题,谁知道她还较真了,只能点头同意:“是,我们小满也挺高的。你们两个好好交流一下,等会儿叫你们吃午饭。”

小满立刻拉着齐运往自己房间跑。

周万山转头去客厅和齐景坐下来聊天。

齐景:“首都到处都在拆迁,我记得你之前买过几处旧院子?有空去看看,可以卖掉重新买。这几年靠着买房卖房都能赚一大笔钱。”

周万山谢过他的好意:“这次待多久?不如让齐运留下来,我看他和小满玩的挺好,这都几年没见了一点隔阂都没有。”

“我就是打得这个主意。你能让他留下来当然最好了,我忙起来也没空管他,不如让他们孩子自己玩。”齐景当然巴不得让儿子留下来。

周万山无语:“你还真不客气。”

两人聊天的时候,何姐和林婉吟在厨房做午饭,两个小孩在楼上房间说悄悄话;大多都是小满说,齐运听着。

说这些年他们离开后发生了哪些事情,说大人们做了什么事情,又说在学校的时候怎么样。

半大的少年少女一起趴在床上,面对面诉说这些年的生活,时光流淌的速度好像都变慢了。

齐运比小满小两岁,之前初中跳过级,如今也读高一了,他看着少女精致漂亮的脸庞,情不自禁地问道:“小满,你打算高考考什么大学?”

小满撑着下巴,一脸天真无邪:“我有想过,我的成绩考哪所大学都行。不过我爸问过我想不想出国去看看,我对国外还挺好奇的,真的有那么多高鼻子白皮肤的洋人吗?国外是什么样子的?”

齐运眨了眨眼睛,“所以你是想出国读书吗?什么学校?”

小满摇头:“我还没确定呢。反正还有一年,我可以慢慢考虑。你给我说说呗,国外是什么样子的?”

齐运作为出过国的人自然知道国外是什么样子。

只是……

他盯着周满,很想问她能不能和他考同一个大学,他们又能在一起了。

……

午饭格外丰盛,何姐做的八宝鸭,白切鸡,剁椒鱼头还有粉蒸肉,最后一道佛跳墙直接把午饭拉到了顶点。

宾主尽欢。

送走了齐家父子,接下来的时间周万山和林婉吟忙得不行,几乎每天大多时候都待在了工地。

外滩那块区域被清理过,地基也已经打好了,各个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带着自己手下的工人参与进来,整天耳边都是闹哄哄的议论声,偶尔还有争吵动手的时候。

周万山待了大半个月就不去了,工地上需要负责的事情他都交给了卢嘉国,自己只最大的决断。

设计稿修改无数次,周万山看到最后一版就是前世他印象中的那座电视塔。

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他知道哪怕就算没有他,大事件的发展方向基本也不会偏离轨道。

六月份小满放暑假,林婉吟带着她和齐运回了省城去玩,周万山则是抽空去了一趟首都。

正是天气逐渐热起来的时候,首都的温度高达三十多,周万山刚下飞机就被被迎面的热浪吹得浑身毛孔都张开了。

机场门口拉客的出租车停靠在两边,一看到有客人出来就急忙冲上来揽客,热情似火的态度让旅客们挑花了眼。

周万山直接上了第一个来拉客的年轻人出租车里,“去东街。”

司机一口流利京片子:“先生是来玩的?还是寻亲的?您还知道东街呢?”

周万山和他搭话:“我听说最近到处都在拆迁是吧?东街也在拆迁范围吗?”

“好像是听说要拆东街,要修啥高楼来着,二三环以内的旧房子都要拆,否则对城市形象不好。”

周万山点点头:“这几年变化还挺大,我上次来还是八几年。”

“可不是嘛,到处都在变,我家都要被拆了。听说要规划修建新城市,许多地方都成工地了。东街外头可不就是,至于里面啥情况我也不知道。”

开了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东街,周万山给了六块钱的搭车费从就近的胡同巷口走进去,沿途看到各种或拆迁或还在居住的平房。

他之前买房子来过一次,除了东街这里有三四套之外,其他地方也有几套房,不过这里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九几年开始大规模的拆迁,当初买这里的老房子也是因为短期内能赚最大利润。

周万山沿着胡同一家家找到十七号,二十三号和五十号,前两家门口墙上都贴了通告,会在明年五月之前进行拆迁,让户主拿着房产本和户口身份证等资料到工商局房管所去谈拆迁协议。

前两家贴的好好的,第三家五十号就让周万山诧异了。

(https://www.biquya.cc/id172383/5679271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