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六十那年,不做替身 > 第111章 海货

到了华娱公司,我刚进写字楼,前台就站起来客气的说道:“李经理您来了?龙哥在会议室等你。”

我点点头,朝着会议室的方向走去。

这个小小的华娱公司,现在逐渐开始走上正轨了。

陈龙正在利用他的人脉,将录音磁带向周边的城市推广,尤其是省会。

这些磁带成本低,价格适中,包装精美。

现在我不得不佩服王丽和我的先见之明——由于我们花了大价钱制作磁带的精美外包装,所以无形中起到了一个防伪的效果。

由于盗版商舍不得投入资金去做精美的磁带封面,所以两个月过去了,目前还没有盗版商抢我们的市场。

磁带这个东西,虽然技术门槛很低,但其实卖的不是磁带本身,而是磁带所承载的歌曲内容。

这盘磁带上有八首歌:《朋友》、《信仰》、《精忠报国》、《雾里看花》、《青花瓷》、《祝福》、《祝你一路顺风》,外加《有多少爱可以重来》——随便哪一首,都可以吊打现在和往后几年之内的华娱乐坛。

现在本市的广播电台里,已经有人开始频繁在点歌台选取《朋友》、《祝福》、《祝你一路顺风》,还有那首《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随着名气的不断增大,王丽很快就能如愿以偿的成为大明星了——据我估计,这个时间不会超过一年。

我上了楼,在走廊上遇到了陈龙。

陈龙的手里拿着一份报表,另一只手拿着烟。

正在看报表的陈龙完全压不住嘴角,笑得一张脸都要绽放出花朵了。

我笑着问道:“龙哥,什么事这么高兴?”

陈龙向我招招手:“你来看看,这账做得怎么样?”

我从陈龙的手里接过账本,只见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工工整整的记录着最近一周的公司收支。

说实话,自从成立这个华娱公司以来,账目问题是我一直担心的事情。

陈龙手下的小弟打架可以,搬搬东西送送货,也能老老实实的完成。

小工厂里,女班长罗金花是个能人,带着那些女工勤勤恳恳的工作,让磁带的产量稳步提升。

但是,这个小公司的账目问题非常炒蛋。

陈龙对于财务的管理,才处于那种大秤分金、随心所欲的时期,很多时候,支出全靠我和陈龙一张嘴,资金就出去了。

结果这一个月下来,公司的账目一团糟。

为了让华娱公司能够良性发展,所以我向陈龙建议,必须给公司请个合格的会计。

而且我向陈龙提议,这个会计,最好是那种刚出校门不太久的。

因为会计这个职业,混得越久,越是老奸巨猾,往往是一笔假账做得贼溜。

这种强大的会计,我并不想要——因为我只想老老实实纳个税。

我颇为高兴的说道:“会计找到了?”

陈龙点点头,他乐呵呵的说道:“诸葛清清,光是听姓氏就觉得很厉害吧?她是省城大学财经系的毕业生,刚结束实习期,本来有希望进入市政机关工作……”

我愣住了:“市政机关都不去,跑到我们这种小公司来,她是不是头壳撞坏了?”

“那也是被你撞坏的!”陈龙笑着说道:“人家诸葛清清可是慕名而来,专门冲着你来的!”

我立刻明白了:这个新来的会计,应该是我的歌迷之类的。

对方愿意为了华娱公司放弃市政机关的铁饭碗,看来是个脑残粉。

古话说的好:得脑残粉者,得天下……

所以诸葛清清的到来,让我颇有几分自得。

陈龙朝着办公室那边喊道:“清清,诸葛清清!你们家李经理来了,你还不出来见见?”

一个女孩从办公室里跑了出来。

这熟悉的马尾辫,这熟悉的收腰白衬衣,还有略带英气的漂亮脸蛋,让我彻底呆住了。

想不到诸葛清清,就是在公交车上跟我发生误会的那个马尾辫女孩。

我们四目相对,诸葛清清也红着脸呆住了。

陈龙惊讶的问道:“你们两个认识?”

诸葛清清回过神来,她连忙再次道歉:“李经理,对不起,我先前急着来公司上班,生怕第一天就迟到了,错怪你了,实在对不起。”

陈龙笑嘻嘻的说道:“这么看来,你们两个还有点故事啊。”

我苦笑着指了指皮包边缘露出的折叠伞手柄:“都是这玩意惹的祸……”

陈龙倒是明白人,一下子就理解了事情的大致经过。

我们三个人回到办公室,我将账本放在桌上仔细看着。

诸葛清清把最近一周的资金状况梳理清楚了。

华娱公司目前最大的收入,是来自磁带销售的利润。

由于磁带销售正在全面铺开,目前账面上的已收款和应收账款,高达五十多万。

这五十多万中,很大一部分将是可支配的纯利润。

而华娱公司的支出却不多。

小小的办公楼是陈龙靠拳头加面子的模式租来的,花不了几个钱。

小工厂的女工,算上基本工资、全勤奖、效益奖、阶段奖,也不需要多少钱。

现在这个小公司最大的花销,可能就是租车运输的开销了。

诸葛清清将这些账目梳理的清清楚楚,让我们对收支情况、结余情况能够一目了然。

我向诸葛清清赞许和鼓励了几句,诸葛清清颇为高兴,小脸红扑扑的看起来很振奋。

陈龙很煞风景的说道:“清清,你先去忙,我有些话要跟李经理谈谈。”

诸葛清清点点头,她离开办公室,轻轻关上门。

陈龙走过去将房门反锁,然后拿出另一个账本放在桌上:“兄弟,这个账你也看看吧。”

我翻了翻那个小账本,脸色顿时变了。

这个小账本的第一页,就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第一页的账目记得很随性,应该是陈龙学着诸葛清清的记账方式写下的。

首先是年月日,然后是几行简短的文字:收东健兄弟“海货”CD播放机五十台,收东健兄弟“海货”小彩电三十台,款货两清,共计支出三万四千元。

五万四千元,买了五十台CD播放机,三十台小彩电——平均下来每台四百多。

这价格在九十年代算是白菜价、骨折价了。

至于“海货”这两个字代表什么,已经呼之欲出了。

我一脸震惊的说道:“龙哥,你们胆子太大了!这批货的金额虽然不大,但这实实在在的是在帮走私贩子销赃!”

(https://www.biquya.cc/id172272/567930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