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鉴宝:我能看万物本质 > 第369章 坛子

  杨名思索了一下之后说道:“没猜错的话,地鼠和上山虎,还有那些掌柜,已经是宁百川的极限了,刚才他同时操控了三十多个人,这些人一个个的有形无神,看着就跟野兽一样。
  控制的越多,越困难,宁百川毕竟没有经过专业的修行。”
  众人全都瞪大了眼睛:“那些掌柜也是被控制的,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死了?”
  杨名点头:“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如此,毕竟这样才能将他们攥在手中,之前咱们探访的时候,我就有猜测了。”
  江薇薇叹了口气:“这些掌柜的家人朋友,得多难过啊……”
  叶才仔细回忆着掌柜的动作,再想想上山虎他们的动作:“确实很厉害,虽然能控制的数量有限,但是看着就跟活的一样。
  不得不说一句神奇。”
  “是啊,大夏传承千年,奇诡异术多不胜数,没想到千年之后的今天被人挖掘出来,竟然还能大放异彩,产生这种效果。”
  说完之后,杨名转身朝后面看了一眼,看着地上的那些尸体,不免一阵心痛,想到了那个提供物件儿的人。
  这些人,皆是因他而死。
  不说袁家,毕竟人家的厌胜术是家传的,根本都不知道袁家得到了什么物件儿,为啥带着扳指。
  就说三头龙和宁百川,一个用痋术控制店主和店主的家人,即便缩减他们的寿命,摧毁他们的身体也在所不惜。
  弄了一些物件儿,就将自己当成了高高在上的神,将人的生命当成玩物,当成儿戏。
  而宁百川就更操蛋了,躲在暗地里操控灵,人命在他眼中好似草芥一样,为了钱生钱,让整个城市滋生罪恶。
  他自己却躲在背后当什么“正经商人。”
  如果说三头龙是单纯的坏,宁百川就是让人作呕了。
  但是紧接着杨名想了想说道:“或许宁百川来到玄武市,也是一种迷惑手段吧,他知道自己做的没那么干净,如果有人调查的话,没准会查到他跟袁家在很早之前就有往来。
  所以到玄武市,看上去是出风头,实际上,反而是避锋芒的,让人将他当成一个小角色,反而就不会有太多猜疑了。”
  听到杨名这么说,众人全都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江薇薇想了想之后,又想到了一个疑点:“之前地鼠怀疑名哥的术法不可能跨越城市,这个猜想应该就是宁百川本人提出来的吧?
  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的术法就跨越不了城市,那他去了玄武市的这段时间,地鼠和上山虎,还有那些老板是咋维持状态的呢?”
  “他们的身体里毕竟是灵体,即便是离开了宁百川,应该也能在短时间内根据固定的指令活动吧?宁百川就算再有精力,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盯着。
  而且我猜想宁百川早就已经回来了,只是一直猫着没出来。
  毕竟玄武市那边有他的眼线人手,想要把人都拢起来对他来说不困难,不需要他出马也可以。”
  几个人正说话的档口,突然之间,听到上方传来了巨响,似乎是砸墙的声音。
  紧接着,飞龙组有人跑过来喊道:“顾问,发现了一个密室,麻烦您过来看一下。”
  杨名听到之后,淡淡一笑:“看来我的猜想是正确的,走,咱们上去看看。”
  说完之后,众人加快脚步,迅速朝着上方走了过去,那是公司的二楼,是堆放一些公司日常使用物品的地方。
  而在这些物品的后面,竟然有一扇暗门,做的非常隐秘,如果不是飞龙组这边有专业工具的话,他们还真就发现不了。
  同时,暗门设计了指纹和密码等等多重的锁定方式,飞龙组确认没有危险之后,直接强制拆除了。
  烟尘阵阵,杨名带着白青他们和飞龙组的几个人慢慢走了进去,昏暗的灯光,跳动的火焰,映入眼帘的,是一副相当诡异的场景。
  整个密室并不大,也就是十个平方左右,方方正正的,周围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颜色,那是破布和纸张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色彩,这些花花绿绿,看上去像极了在完成某种仪式。
  而地面上,更是有许多干枯的血迹,老血新血都有,似乎是因为一层层的堆叠,现在血液的颜色已经变成了淡淡的黑色,给人一种古怪诡异到了极点的感觉。
  杨名看着地上的血迹,又看着周围的色彩,这样的配色,自然而然的会让人产生一种阴冷的感觉。
  昏暗的灯光,是摆放在墙角的一支支莲花灯。
  摇曳的火焰,则是摆放在正中央桌子上的一支支白色蜡烛。
  蜡烛不知道燃烧了多久了,应该是买的那种超耐烧蜡烛,点燃之后能燃很长时间。
  “这么小的房间,这么不透气,还特么点蜡烛,宁百川在这里面待着不怕缺氧么?”白青口中骂道。
  杨名走到了桌子后面,桌子后,摆放着几个相当精美的瓷器,模样像是酒坛一般。
  戴好手套,杨名将这几个瓷坛子全都放在了桌子上,总共五个坛子,每个坛子上的图案都不一样。
  “图案都有区别,但是整体的风格材质是一致的,全都用了相当夸张的色彩,使视觉冲击给人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杨名说道。
  紧接着,拿起坛子又仔细的看了看:“上面没有任何的文字或者落款,应该是民窑的,但是也能看出确实花了心思。
  民窑和官窑最大的区别就是成本控制,官窑专门生产供瓷,不需要考虑任何的成本和利润上的问题,只需要精益求精。
  稍微有一点儿不合格的地方,就地打碎,都是常态,但是民窑却做不到这一点。
  我手中的坛子,虽是民窑,水准却是拔尖,是里面千挑万选出来的精品了。
  至于年代,从做工和用色桑来看,应该是清朝康熙年间。
  大夏的瓷器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准,数千年的经验,以及天然的原料,加上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瓷器成就非常卓越。
  而受到森严的封建统治制度和制瓷历史传统影响,清代的民窑瓷器款识在题写上也有一定惯例,同时又开创了金彩,墨彩,珐琅等题写工艺,而且各种堂名款,花押款,吉语款也更为多样。
  到了康熙年间,民窑款识更为多种多样,而我手中的坛子,应该就出自于那个年代。”
  白青众人点了点头,白青微微皱眉说道:“不过这坛子上的图案,是个什么名堂,我之前咋从来没见过呢?
  颜色运用倒是挺大胆的,但是不知为啥,总是给我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我收藏玩儿了这么多年了,还没见过有啥物件儿的图案会这样呢。”

(https://www.biquya.cc/id172151/3171913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