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之后,冈部直三郎对于自己的怯战心理深感耻辱。确实如冈村宁次所想的那样,他确实就是让冈村宁次下达放弃大同地区的命令。
可是冈部直三郎不得不承认,以自己手中驻蒙军外加上第12师团的全部兵力,加起来也实在是无法应对当前进攻的八路军。
所以,撤退,或者说好听点,叫转进,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
但黑田重德和第26师团独立步兵第11联队还在大同,这也确实是让冈部直三郎心疼不已。那可是他手上唯一一个师团部队啊。
黑田重德最后传回的消息,是八路军一路绕道进攻大同城北的古店镇,一路渡过御河进攻马铺山。
从这个情况来看,大同地区北、东、南三个方向都有八路军,在大同城内的日军就可谓是凶多吉少了。
好在唯一能让冈部直三郎感到欣慰的就是大同作为目前和八路军对峙的最前线,在12月16日冈村宁次命令大同地区日军撤退的时候,冈部直三郎的参谋部做了一份【最后方案】。
想到这份【最后方案】,冈部直三郎就感到眼角直抽抽。
这份【最后方案】的假设前提是,如果在大同地区还未完成撤退撤退的情况下,八路军抵达大同,并对大同展开攻势,进而导致在大同的日军无法向北或者向东撤离的话,大同地区被围困的日军该怎么办?
而这份方案正如其名字一样,在上述这个没有办法突围的情况下,有一个最后的选择可以选,那就是向西突围,经由云冈镇退入阴山山脉南支,然后北上乌兰察布。
不过这份方案的前提条件和限制都很大,首先这份方案的大前提就是日军要被八路军包围,并且向东和向北都无法撤离了。
这本身在冈部直三郎看来就不太现实,毕竟在怀仁市的位置,日军就部署了一个大队的兵力。
这一个大队的兵力在怀仁,即便是八路军真的发动进攻,那从时间上,也足够大同守军撤离了。
即便是不能及时向东撤退,也能向北撤入乌兰察布,然后缓缓退入张家口。
且即便是八路军真的做到了这点,那这份方案却也还有一个致命缺陷。
那就是这些撤入阴山山脉南支的日军后续该怎么办?
八路军既然这么快就收复了大同,那肯定接下来也会北上乌兰察布,一旦乌兰察布被八路军收复,那这些钻入阴山山脉南支的日军也就没啥希望了。
毕竟你不能让大同这些向西撤入阴山山脉南支的日军飞过去吧?要能飞早就飞了。
所以在这份方案在提出之后,冈部直三郎就立马把这份方案放进了档案柜里。
最后还是在他的参谋长一句‘用来以防万一’,才说服了他,才把这份方案正式发给了黑田重德。
冈部直三郎还真的是没想到这份方案如今却成了自己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至于撤到阴山山脉南支之后,接下来怎么办?那还能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
而冈部直三郎这边是带着这个想法在想着后续该怎么办,在大同城内的黑田重德却也和冈部直三郎一样,立马就想到了这份报告。
包围大同的八路军实力如何?黑田重德连试都没试。
但是,怀仁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对于眼前这支八路军部队来说,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照面就被消灭,或者最小程度来说也是被击溃了。
而之后,这支八路军部队甚至还对大同守军的一个联队视若无睹,直接北上古店镇和东渡御河,这都无不预示着这支八路军部队有恃无恐。
这是八路军轻敌?
他可不会这么想。
认为八路军轻敌,自己有机会击败八路军的,前者如第1军司令官岩松义雄、后者如第12军司令官饭田贞固,现在都已经老实了下来了。
所以,第一时间他就做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命令部队向目前八路军包围圈最薄弱的西部云冈镇方向转进。
9点30分开始,日军就在城内向着城西方向集结兵力准备撤退。
而这一切都被装甲团的观察员收入眼底。
“报告,鬼子正在向大同城西集结,似乎有向城西撤退的意向。”
得到这份报告的李云龙在马铺山上立即使用望远镜观察起西南方向上的大同城。
李云龙之所以率领部队占领马铺山,就是因为大同周围地形一片平坦,马铺山就是周围的制高点。
在马铺山上,能够看到周围的兵力部署情况。
当然,对于现在的八路军第386旅来说,这倒是其次的了,因为无人机观察的更加清晰,主要还是防止日军在马铺山上的观察哨得到八路军兵力调动的具体情报。
在看到城内日军确实是朝着城西聚集之后,李云龙当机立断,立即对张大彪下达了命令。
“张大彪,收到请回复。”
“收到,团长。”
拿起指挥型电台呼叫张大彪的第一时间,张大彪就回答了。
而随后,李云龙继续说道:“张大彪,鬼子有向城西集结,有从城西突围的倾向。
城西方向现在仅有一个8连,兵力不多,你从一营抽调一个连的兵力支援过去,务必要在我们旅主力抵达之前,堵住日军。”
“是。”
张大彪对李云龙命令的回答永远是那么的简短。
张大彪9点32分得到命令,随后9点36分钟,在古店镇以南的装甲团一营一连就转道南下去支援城西方向的第8连去了。
早上9点45分,日军独立步兵第11联队第1大队从大同城西的清远门走出,正式向西转进。
(https://www.biquya.cc/id168623/2561734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