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麻衣探案 > 第二季第二季第一章:九龙捧圣

梁朝后期,皇帝贪于淫欲,百姓赋税沉重,从关中到中原一带民不聊生。曾经繁华的长安、洛阳一带,在战争的洗礼后,萧条不堪,而周遭的村庄,在春耕的季节里,并未见到太多的村民在播种耕种。

在关中的一条官道上,四匹马,载着三男一女,缓缓在道路上行走。他们和这条道上的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这条道路上有太多人因天灾或者人祸,纷纷逃离家乡,逃往关外,而这四个人是从关外向关内行进。

只是这四人和这些流民一样,破衣烂衫,但眼神却截然不同,这四个人的眼神并没有漏出绝望之情,而是看着这些流民,漏出同情怜悯之情。

“先生,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骑白马的女子问道。

“茫茫华夏,我们依然被通缉,回不了中原。”另外一个青壮男人,手握一柄绣着牡丹图案的宝剑,感叹道。

“余兄,你就别感叹了,我们想方设法帮助归义军击败喀喇和回鹘,间接的帮朱友贞一个大忙,谁知道人家不领情,还是四处通缉我们。”一个稍胖的男子说道。

领头的男子身材偏瘦,一身白色的麻布衣服,神情淡然,说道:“中原大地,生灵涂炭,我们虽有同情怜悯之心,却没有救济帮助之能。我们进关中,南下汉中,去巴蜀之地看看吧。我也有好多年没回巴蜀了。”

“早就听说成都是天府之国,早就想去看看了。”那女子说道。

“只是现在天下大乱,我想成都也好不到哪里去。”白衣男子说道。

没错,这四人正是陈御风、余天衣、闫子秋和童遥。他们刚刚帮助归义军在贺兰山破了回鹘和喀喇的阴谋,曹添堡苦苦劝四人在瓜洲住下,让他好好酬谢。但陈御风一行人婉拒了曹添堡的相邀,执意要回关中大地。

“童遥,你说先生是怎么想的?好好的瓜洲不呆,要南下关中?”路上余天衣曾问过童遥。

“呵呵,余兄,我问你,你最怕什么?”童遥笑道。

“最怕?我就没什么怕的?”余天衣笑道。

“你们两个说话拐弯抹角的,我告诉你们吧,先生看着这西域古道旁回复了宁静,在这里呆着除了睡觉还是睡觉,他是呆不住的人,他怕无聊,他怕寂寞。”闫子秋笑道。

“哈哈哈,还是子秋说得透彻。”陈御风笑道。

“先生,你的听力越来越好了,我们隔那么远说话你都听得清楚。”童遥道。

“你们说话就像铜铃一般,听不见才见鬼了呢。”闫子秋讽刺道。

他们走走停停,一路上随遇而安,在城镇的时候住客栈,在村庄的时候借宿农家,在高山的时候荒庙或者石洞,差不多走了三个月左右,告别曹添堡的时候还是苦寒的大漠冬季,到了关中的时候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

进了关中,没有了大漠的风沙,但是更为险峻的秦岭到了面前,春寒料峭,而秦岭上到处白雪皑皑啊,这些苦余天衣和童遥倒还能承受,陈御风和闫子秋则有些吃不消。所以他们尽量安排行程,晚上能少露宿就少露宿了。

“子秋啊,你说你好好的老板娘不当,来这些东西餐风露宿,想来是亏了啊。”陈御风说道。

“亏是肯定的了,只是子秋的想法和先生一样,如果日复一日的做老板娘,然后终老一生,那得是多么无聊的事情啊?”

“无聊?那只是针对你现在的想法,或许你习惯了这种无聊,就不无聊了。”余天衣的话有些绕,但好像也有那么点道理。

这天,四人已经进了汉中一带,走着走着,陈御风忽然下了马,从自己的布袋里拿出罗盘,朝着山下的地方瞄去。

“子秋,先生在干什么?”余天衣也紧跟着勒住了马,停了下来。

童遥下马,走了上前,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在陈御风旁边护卫着。

“下来,你们都下来!”陈御风像是发现了什么东西一样,示意闫子秋和余天衣都下马。

余天衣下马后,把马拴在旁边的树上,让马吃一会春芽。

“先生,你发现了什么?”闫子秋问道。

“不得了啊,这个地方不得了。”陈御风惊讶的说道。

“什么不得了啊?”余天衣问道。

“我问你们,你们听说九龙捧圣吗?”陈御风忽然问道。

“九龙捧圣?没听过。”闫子秋直摇头。

“先生,你说的这个好像是一种风水说法吧。”余天衣接着说:“以前在忠义社的时候,老当家去世了,曾经找风水先生看地是好像听他说过。”

“恩,九龙捧圣是风水阴宅中最好的大风水,在巍巍山形龙脉中,是可遇不可求的。”陈御风接着说:“一般九龙捧圣的大风水地很难找,但是千古以来,九龙捧圣最好的大风水当然数黄帝陵了。”

“先生说的是关中桥陵,号称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余天衣问道。

“不错,我们学道的时候,都要修行风水,开篇第一课就是从天下第一陵的大风水讲起的。”陈御风接着说:“黄帝陵以万山之祖昆仑山为太祖山。南临拘水,把天地之灵气聚集中灵山前方。拘水之南是印台山,是案山;山的左右共有九条沟渠向拘河,仿佛九天龙朝拜黄帝。印台山与西边的南城塔在在一起,背靠南山,并与西边的南城塔一起,构成了一直虎头。凌东有凤凰山,山的形状就像一直凤凰。陵西有玉仙山,其形似龟。黄帝的陵墓,龙、龟、虎、凤四灵俱全,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因此,千古以来,桥山黄帝陵墓可称古代陵枕的典范。”

听陈御风说一大堆自己又听不懂的话,闫子秋插了句:“先生莫非是拉我们到这山顶来讲风水课?”

“哈哈,当然不是,只是看到眼前的这个景象,忽然想到了当年学黄帝陵时候的事情了,当时我们的师傅曾经和我们说过,凡大风水的地方,必然有大墓或者非同寻常的东西。今天在此见到的这个风水,虽然和黄帝陵尚有些出入,但是已经不得了了。”陈御风朝着山下说道。

“先生,你是说下面有大风水?”童遥问道。

“是啊,如果没有大墓,那么以后也会有大墓的。天衣,我们到什么地方了?”陈御风问道。

余天衣展开地图,看了看,再对照着眼前的情况看了下,说道:“先生,我们现在已经到汉中了,下面这个地方应该是勉县。”

“勉县?哦,这就不奇怪了。”陈御风接着说:“你们看,我们现在所在的山是秦岭山脉中的大巴山,山下左边凸起的山是天荡山,右边的山是定军山,而前面蜿蜒的江水应该就是汉水了。难怪这里能出九龙捧圣的大风水,据说当年诸葛亮的墓就是葬在这里呢。”

“天荡山?定军山?先生,莫非这里就是当年黄忠大败张郃、夏侯渊之地?”童遥问道。

“是啊,童遥,想想当年黄老将军年过七旬,尚且在这里建功立业,威风八面,真是令人感叹啊。”余天衣说道。

“你们想想,诸葛孔明号称卧龙,巴蜀有太多的风水宝地,诸葛亮为什么会把自己的阴宅选在这里,想必诸葛亮在到定军山屯兵的时候,或许也在我们站着的这个地方看风水,最后把自己的陵墓选在这里呢。”余天衣说道。

“诸葛亮把自己的陵墓选在这里,除了这里风水好以外,可能他还想亲自看着蜀汉军队如何出汉中,如何平定中原呢。可惜,个人只能难撼天下之势。”陈御风说道。

“先生,那我们还继续赶路吗?”童遥问道。

陈御风看了看,这个时候已经申时,说道:“今晚我们就下山,去找个村镇借宿,明天我们去看看定军山和天荡山,然后再南下吧。”

“看来接下来这几天我们又要听先生讲风水课了?”闫子秋闷闷说道。

“哈哈,我尽量不讲,或者说尽量少讲。”陈御风笑道。

是啊,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爱好,只顾着讲自己的爱好,你自己是讲得很兴奋了,可是在不喜欢的人那里,这些东西也只是云里雾里,听起来也丝毫没有兴奋之感。

秦岭山大,看起来在山下的村庄,硬是走了两个多时辰才绕下茫茫大山。陈御风也累了,起初还左看右看,后来渐渐的只能拉紧缰绳,让马慢慢的从这狭窄的小道下山。

这里和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其他地方村庄残破,村民流失,土地荒废。而这个地方村庄严整,庄门口的土地上,绽放着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还有一些蔬菜地,绿油油的蔬菜让陈御风他们顿感饥饿。想来这个地方近些年少了些战乱之苦。

“天衣,你看看这个村庄叫什么名字?你去问问,我们今晚就在这里借宿吧。”陈御风说道。

“先生,你看,那庄门口的牌匾上写着,好像叫江家村。”余天衣说道。

(https://www.biquya.cc/id168283/5679307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