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忠刚去了尚书府与宰相府,回到家中,想起吴灞与魏燮收下请柬时斩钉截铁的口气,他深感欣慰,以往自己广结人脉终究还是有用处的。可这二人向来结怨颇深,若是在宴中红了脸,那可就坏事儿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他们答应了,总归是会给自己几分薄面的吧。
想了一会,他自感好笑,此时木已成舟,还恁多顾虑有何用?于是随手拿起一本书,优哉游哉地翻阅起来。他手上拿的是本《大梁史志》,这本书他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回了,每每翻阅却总起良多感触。想当年太祖皇帝揭杆起事,于群豪纷争的年代中异军突起,最终创建大梁王朝,直可谓叱咤风云,只可惜由于连年战乱,大梁开国初始便国力疲惫,不得已被迫放弃北上,致使今日与金、蒙古三分天下之局势。
“爹爹。”
一个熟悉的声音将敬忠从沉思中拉了回来,他抬头一看,小儿子小三正对着他笑,便将他抱了过来。
思无邪问道:“爹爹在看什么书?”
敬忠道:“此书名为《大梁国志》,记载的都是我大梁朝之事。”
思无邪心中一动,故作天真状:“那一定很有打仗的故事吧,爹爹给我讲讲吧。”
“既然小三想听,爹爹就从太祖皇帝讲起吧,”敬忠思索片刻,缓缓说道:“那还得从宋朝时说起,其时宋徽宗荒淫无度,朝中奸臣当道,加之金人屡犯,致使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我大梁太祖皇帝受奸人所害,不得已落草至水泊梁山为王,手下一百单八将……”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思无邪几乎晕厥,瞪大了眼睛道:“可是宋江宋公明?”
蓦听此言,敬忠四下一看,颤声道:“太祖皇帝的名讳可不敢直呼,若是被人听到,会惹下大祸的。”
宋江不是被宋徽宗赐毒酒而死了吗?怎又会做了梁太祖?思无邪带着无数疑问艰难地挤出一点笑容:“爹爹你能说得明白些吗?”
敬忠脸上浮现出无比向往之色,继续说道:“那是个群雄纷争的年代,宋徽宗将梁山好汉作为心头之患,派兵多次围剿却屡战屡败,不得已只得采取招安之策,当时太祖皇帝假意接受朝廷招安,后受命攻打方腊军,击溃后便将其军队收入麾下。此后金人入侵,掳走徽宗与钦宗,而高宗赵构定国都于杭州,苟安于南域,太祖皇帝知时机成熟,便再次自立为王,攻下杭州,为纪念战死沙场的兄弟,便取梁山泊的“梁”字,定国号为大梁。”
思无邪暗自呻吟,自己所熟知的历史竟然在这里拐了弯。大宋王朝的忠实拥护者宋江竟然成了大梁的开国皇帝,这到底是什么事啊?
“那太祖皇帝手下的众多将领又如何了呢?”
敬忠叹道:“经连年征战,除了杨志,燕青,武松,吴用,柴进、李逵等十余位虎将,其余都战死于沙场之上了。当朝兵部尚书吴灞,封地夏州的夏王燕凌霄,还有襄阳王柴智,这三位便是吴用、燕青、柴进的后人。”
思无邪好奇地问道:“那其余几位呢?”
“这个……”敬忠顿了一顿,抚着思无邪的小脸说道:“你年纪尚小,这些事还是不要多问了。”又自言自语地叹道:“其实太祖皇帝也是为保大梁江山,不得已而为之啊。”
思无邪暗笑,看你那神色我就能猜出个大概了,想那汉高祖刘邦能诛杀韩信等功臣,这宋江做了皇帝后,自然希望大梁江山世代姓宋了,身边整天围着这么多手握兵权的虎将,这皇位怎能坐得安稳?还不是找机会铲除了。
可是按正常推算,如今也该是元朝时期了,难道是史书记载有误?思无邪百思不得其解。转而一想,管他呢,好歹我还是侯爷的儿子,尽情享受就是,做人不就图个快乐吗?
敬忠发现小儿子面色有异,紧张地询问是否身体不适。
思无邪摇了摇头,想起怀中的书信,便将它取了出来说道:“这是个小孩让我转交给爹爹的。”
敬忠疑惑地接过书信,见字体娟秀清爽,似为女子所书,拆开后一看之下神色突变,急问道:“那人现在何处?”
思无邪回道:“他将信交给我之后便匆匆走了,呃,对了,他说他叫顺祈。”
“想不到竟是十六皇子亲自出宫。”
思无邪惊道:“你说那小孩是十六皇子?”
敬忠没有回答,只是喃喃自语道:“三年了,也该是下决心的时候了……”
思无邪从未见他如此失神,心下颇感诧异,问道:“爹爹,出了什么事吗?”
敬忠方自回过神来,佯作轻松地说道:“你还小,大人的事情你不会明白的,你先出去玩吧,爹爹想休息一会。”
思无邪只得悻悻退出。他隐感有事将要发生,顺祈既是十六皇子,事情必然与皇家有关,古往今来,凡是牵涉到皇家之事,无不意味着勾心斗角,而这种宫廷斗争,有时会比一场战争来得更为惨烈。
希望爹爹不要参与进去,他内心里忽然有些为敬忠担心起来。
(https://www.biquya.cc/id16417/907367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