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鹰酱:刚建国,055驱逐舰就下海了? > 第六百六十九章 城下之盟

莫洛托夫,这位外交官刚刚从龙国返回,此时也加入了讨论。
"我必须提醒大家,我在龙国所见所闻令人震惊。”
“他们的工业和军事实力远超我们的预期。他们的城市现代化程度甚至超过了莫斯科,他们的工厂和军队井然有序,这绝非一个落后国家的景象。”
“我们必须重新评估龙国在未来可能构成的威胁。"
这番话让会议室内的气氛更加紧张。
贝利亚的眼中闪过一丝胜利的光芒。
"看吧!他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这个提议背后一定有着更深的战略考量!"
赫鲁夫却有不同看法:"莫洛托夫同志的观察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
“如果龙国已经如此强大,那么不管我们同意与否,他们未来都可能构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争取他们的即时援助,先度过眼前的危机再说。"
"这是短视的想法!"卡冈诺维奇猛击桌面,"正因为龙国已经如此强大,我们更不能给他们进一步扩张的机会!”
“这些铁路将使他们的影响力直接延伸到欧洲,动摇我们作为欧亚桥梁的地位!"
争论变得愈发激烈,甚至有几位高级官员站起身来,互相指责对方"背叛国家利益"或"盲目冒险"。
政治局似乎分裂成了两个势均力敌的阵营,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就在争论即将白热化的时刻,约瑟夫,这位一直保持沉默的约瑟夫,突然抬起手。整个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约瑟夫踱步站在克里姆林宫的窗前,目光凝视着远处莫斯科的夜景。
此时此刻,世界上最强大帝国之一的命运,现在完全握在他的手中,一个决定可能导致毛熊帝国的永存或灭亡。
他缓缓走向办公桌,那里摊开着一张巨大的欧亚大陆地图。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地图上那条假想的铁路线——从龙国的腹地,穿越猛古和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欧洲的心脏地带。
这条铁路将改变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可能彻底颠覆毛熊作为东西方桥梁的历史地位。
"这就是历史的选择吗?"
约瑟夫喃喃自语,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罕见的脆弱。
"为了今日的生存,放弃明日的霸权?"
他拿起桌上的烟斗,缓缓填充烟草,但没有立即点燃。
在他的脑海中,贝利亚和卡冈诺维奇的警告不断回响——这条铁路可能成为龙国未来渗透毛熊腹地的特洛伊木马,成为直指心脏的匕首。
而另一边,赫鲁晓夫和朱可夫的话语同样振聋发聩——如果莫斯科沦陷,这一切担忧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约瑟夫终于点燃了烟斗,深深吸了一口。
烟雾在灯光下形成复杂的旋涡,如同他思绪的写照。
作为一个铁血领袖,约瑟夫从不畏惧做出艰难的决定。
在他的统治下,毛熊经历了痛苦的工业化和集体农庄化,付出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代价;
在二战中,他采取了"焦土政策",宁可烧毁自己的土地也不留给汉斯人;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毛熊的强大和生存。
而现在,历史再次将他推到了一个必须做出抉择的关口。
"莫洛托夫,"最终,在沉吟了许久之后,约瑟夫终于再度开口。
他的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坚定。
"我们接受龙国的条件。你立即返回帝都,签署相关协议。”
“同时,让军事情报部门准备接应远东军团回撤的计划。"
这个决定,标志着欧亚大陆力量平衡的重大转变,也意味着毛熊帝国战略重心的历史性调整。
约瑟夫深知,他将因此被部分人视为出卖国家利益的叛徒。
但他同样相信,如果这个决定能够确保毛熊帝国的生存,历史最终会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就这样,在克里姆林宫的那个漫长夜晚,这位铁腕领袖做出了他统治生涯中最具争议的决定之一。
一个帝国的命运,因此改变了轨迹……
……
几天后,当莫洛托夫与龙国签署停战协议的同时。
距离莫斯科数百公里之外的斯大林格勒战场上,一场生死存亡的战斗正在进行。
伊万·彼得罗维奇上尉趴在一栋半毁建筑的废墟中,借助墙体的掩护观察着伏尔加河对岸的北约阵地。
他的脸上布满了灰尘和血迹,眼睛因为连续七十二小时未合眼而布满血丝。
他旁边的电台操作员多罗申科,正试图用几乎耗尽电量的电台与指挥部取得联系。
"该死的,又没信号了,"多罗申科低声咒骂道,疲惫地拍打着设备,"我们已经三天没有收到总部的指示了。"
"继续尝试,"彼得罗维奇的声音沙哑而坚定,"那些北约的杂种在对岸集结,看起来要发动新一轮攻势。”
“我们需要支援,哪怕只有一点点弹药也好。"
多罗申科苦笑了一下:"支援?上尉同志,恐怕整个斯大林格勒都没有足够的弹药了。”
“昨天柯里亚告诉我,第32步兵连的人已经开始用刺刀和石块作战了。"
彼得罗维奇没有回应,只是继续通过双筒望远镜观察对岸。
北约的坦克正在集结,米国制造的M48巴顿坦克排成长龙,装甲车辆和步兵紧随其后。
空中,数架F-15"鹰式"战斗机盘旋咆哮,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
相比之下,毛熊这边的防线几乎看不到重型武器,只有稀疏的几门反坦克炮和一些轻型迫击炮,大多已经残破不堪。
"列夫,集合所有还能战斗的人,"彼得罗维奇对身旁的中士说道,"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迎接他们的进攻。"
列夫·伊凡诺维奇中士点点头,匆匆离开。
然而,等伊凡诺维奇走后,彼得洛维奇的眼中也忽然闪过一丝迷茫。
彼得罗维奇知道,他手下的这个排已经损失了近70%的人员,剩下的士兵大多带伤,弹药所剩无几。
就在两天前,他们的最后一辆T-64坦克被北约的空袭摧毁,炮塔被炸飞数十米远,乘员全部牺牲。
迎接进攻?
自己连一门稍微口径大一点的武器都没有,怎么迎接?
就靠自己的血肉之躯吗……

(https://www.biquya.cc/id156735/2808645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