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益州收复的消息传回雒阳,朝野一片震动。
当然,这不是坏的震动,而是振奋。
这意味着从公元191年,也就是初平二年开始,到武平元年(公元201年),长达十年的乱世,在今年正式划上了一个句号。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句号只是一个阶段性的。
因为大汉巅峰时期的土地,还没有尽数收回,这意味着现在的大乾,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老祖宗们的思想从来都是保守的。
保,是保祖宗疆土。
守,是守祖宗基业。
素来都是版图一代比一代大,哪有一代比一代小的道理?
那不是置祖宗基业于不顾吗?
那不是让咱们子孙后人骂我们不孝嘛?
御书房内
董裕正在接待自汉中而来的教主张鲁。
“臣,张鲁,参见陛下。”
张鲁一身道袍,恭恭敬敬的对着董裕行了一礼。
昨日朝堂上,张鲁获封荣誉称号,国师,并因为献出汉中以及保存文物典籍有功,赐爵阆中侯,食邑六千户。
别看张鲁献出的只是一个汉中郡。
但是张鲁却保存了数千卷经史典籍以及不少珍宝。
再加上他这些年在汉中将汉中治理的十分不错,故而才会获得六千户的顶级爵位。
要知道,整个大乾食邑最高的也才那么几个八千户的。
“此番传唤于你,是对接下来五斗米教的安置问题。”
“朕打算在龙虎山给你建一座正一道观。”
“如此,也可安置你那数千教徒。”
董裕看着张鲁,出言说道。
“臣,多谢陛下。”
张鲁心中大喜,当即再次一拜。
来之前他还在纠结,以后该怎么传教。
如今有皇帝背书,这以后传教还不是轻轻松松。
“张教主,传教可以,朕也答应将龙虎山给你建道观。”
“但是,你不能随意下山。”
董裕神色古怪的提醒了一句。
道家文化太可怕了。
主要是这帮道士特么的有事是真敢造反。
佛教虽然传播的也很快,但是这帮信佛的都比较软弱。
“陛下,贫道懂。”
“贫道如果有意下山游历,必定上报朝廷,得到朝廷首肯后,才会下山。”
张鲁心里门清,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汉末为什么那么乱?
不就是因为太平道挑的头嘛?
太平道挑头,他们五斗米道还在汉中、巴郡一带跟着造反呢。
“如此甚好。”
“张教主此番义举,深和朕心。”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战乱,一些古籍经典被毁严重,有了教主保存的这几千卷典籍,也算是解了朕的一丝忧虑。”
“日后只需安心修道,朕,不会亏待五斗米教。”
董裕十分满意张鲁这个人的品性,当即笑着保证道。
“陛下,既然陛下所赐道观为正一观,那臣这五斗米道不如改为正一道。”
张鲁脸上带着笑意,当即对着董裕恭维了一下。
你看,我张鲁都这么乖了,以后可不能亏待了我们道教啊。
那群贼秃发展的越来越好,作为汉末道教执牛耳者,张鲁觉得必须得扛起冲锋的大旗。
“好!”
董裕点了点头,愈发觉得张鲁合心意。
“对了陛下。”
“臣有一女,容貌端庄秀美,知书达理。”
“不知可否送入宫中?”
张鲁见到皇帝被自己陪的这么高兴,当即说道。
来雒阳之前,张鲁已经多方打听过董裕的喜好。
不贪财、不喜欢奇奇怪怪的东西,就喜欢美女。
恰好自己的女儿也颇有姿色,干脆投其所好,还能在宫里给自己留个后手。
这样一来,皇帝对自己满不满意,他好能提前知道。
不满意的地方他好立即改善,以免不知不觉的惹恼了皇帝。
“既是张教主的爱女,那朕便答应了。”
董裕没有拒绝,直接点头应了下来。
联姻嘛,对彼此都有利。
似正一道这种大教,必须得在皇权的掌控之中。
“多谢陛下。”
“陛下日理万机,臣,这便告辞了。”
“明日臣便将小女送入宫中。”
张鲁起身道别。
“嗯。”
董裕微微颔首。
送走张鲁后,董裕就又得埋头于政务之中。
当了皇帝才知道,每天要处理的大小问题实在太多。
哪怕尚书台有荀攸、诸葛亮等政治大牛如同政务机器一样操劳,一样得董裕一一批复。
毕竟大乾不是蜀汉,他不可能下放那么多权力给尚书台。
再说了,诸葛亮能够玩转蜀汉,但不代表能够凭一己之力玩转十三州。
“妈的,荀彧到底去哪了?”
“旅游旅了这么久,我好想你啊。”
董裕揉了揉眼睛,愈发的思念荀彧。
这货借着引子跑出去和媳妇度蜜月,这都半年了也没见回来。
益州都收服了,徐荣正在率军镇压南中一带。
而张辽等人也已经制定完了讨伐辽东的计划,只等着明年开春,便率军启程收复辽东。
扬州,某个景色宜人的湖上。
湖水清澈,倒映着天空的云朵。
一名容貌端正,举止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在划着船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湖面上盛开着美丽的莲花。”
“四周环绕着绿树野草。”
荀彧一边划着,一边唱着。
“夫君,咱们真的不用回去吗?”
唐氏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家悠闲地丈夫。
从她嫁给荀彧开始,这么多年,她就没见过荀彧这么闲的时候。
“夫人,夫君往日里忙于公务,疏忽了你。”
“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游玩,就当是弥补一些过往为夫对你的疏忽吧。”
荀彧神色放松,肤色也比之以往黑了一些。
“那陛下那边?”
唐氏脸上露出笑容,但又有些忧虑的问道。
“回去之后,又不知何时才能看看这大好河山了。”
“趁着还有机会,不妨多看看。”
“机会难得,等扬州玩完了,咱们再回去,不妨事,你看没有为夫,大乾依旧运转的很是平稳。”
“这一路走来,百姓们的生活和陛下所言一般无二。”
“是为夫,过去过于执着了。”
“也是,天下谁做主其实并不重要,唯有国家安定,百姓安宁,放才能让天下太平。”
荀彧颇有感慨的笑了笑。
“夫君,你变了。”
唐氏将头靠在荀彧的肩上,温柔的笑了起来。
“人呐,还是得变通,不能守着旧规矩一成不变。”
荀彧抬起头,看着天上蔚蓝的天空。
(https://www.biquya.cc/id155297/3029363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