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 第779章

喜事节后,洛市文旅局趁热打铁,推出“四季非遗游”计划。

春季主打“花朝节汉服巡游”,夏季举办“非遗夜市电音节”,秋季开展“宋式美学雅集”,冬季推出“冰雪婚俗体验”。

市政府设立5亿元文化产业基金,扶持非遗工坊升级,鼓励高校开设非遗婚俗研究专业。

交通部门开通非遗专线巴士,将散落的非遗村落串联成线,形成全域旅游网络。

周边县城抓住机遇进行产业升级。

比如黎县依托本地剪纸技艺,开发出婚庆主题剪纸文创产品,与电商平台签订亿元订单;另一座千年古镇改造明清老宅,打造“沉浸式婚俗体验民宿”,游客可以身着古装,参与拜堂、合卺等全套仪式。

据不完全统计,喜事节直接带动就业岗位1.2万个,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活动结束三个月后,河洛地区中小学将非遗文化纳入校本课程,学生们不仅学习传统礼仪,还动手制作不同的非遗工艺。

社区组织“家庭非遗日”,邀请老匠人走进社区传授技艺。

令人惊喜的是,许多年轻人自发成立“新青年非遗守护团”,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其中一支00后团队制作的《婚服演变史》动画,在海外平台播放量破亿。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文化自信的觉醒。

在街头采访中,随机询问的年轻人都能准确说出几种非遗技艺,外国游客不再将中式婚礼简单等同于“红色礼服”,而是能分辨出不同朝代的服饰特征。

这种从认知到认同的转变,正如温婉在接受华夏电视台采访时所说:“当我们把文化自信穿在身上、融进生活,传统就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生命力。”

这场持续三天的文化盛宴,最终化作千万条溪流,浸润着河洛各城市的每个角落。

非遗建筑群的灯火依然璀璨,每晚都有情侣穿着汉服在许愿池边拍照;刺绣坊的银针仍在翻飞,绣娘们的指尖流淌着跨越千年的浪漫;而河洛的夜空,时常会绽放象征吉祥的烟花——那不仅是庆典的余韵,更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生生不息的见证。

……

景老领导对于河洛这场盛事一直关注着。

此刻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要我说,温婉就得调到京都来,整活国家的文化和旅行,带动全国经济。”

“谁能想到她连自己的婚礼也能算计进去?”

“现在河洛成为了华国最热门的地区,由文旅带动起来的经济效益已远超其他省市。”

各部门领导们你一句我一句,话里话外无不对温婉饱含欣赏。

景老领导看着河洛那边上交的报表,再听大家都想把温婉调到国家部门上来。

他扶了扶老花镜,布满皱纹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上那份烫金封面的《河洛非遗喜事节成果报告》,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他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把温婉调到京都容易,但河洛的模式怎么复制?这次的非遗喜事节不是偶然成功,而是她用三年时间,带着团队把文化基因、市场逻辑和地方特色反复打磨的结果。”

投影仪亮起,大屏幕上跳出一串数据:全国文旅项目平均投资回报率不足8%,而河洛非遗建筑群的首期投资已通过衍生收入回本47%。

(https://www.biquya.cc/id155178/2786355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