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好看历史——明朝那些事儿 > 钢铁战士朱文正

??

  朱文正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睡好觉了,他在陈友谅大军到来前做好了部署,八个门来回转,督促将领做好准备工作,作战之时,他总是穿着盔甲睡觉,一有危险,他要立刻起身,带领自己手下那点少得可怜的兵力去增援,是名副其实的救火队员。

  当领导真不容易啊

  但他确实坚持下来了,他用他顽强的意志抵抗了六十万大军的进攻,把他们阻拦在城下,完全无法动弹。

  顽强的意志是可以战胜强大敌人,朱文正证明了这一点。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援兵还不到呢

  如此大的战役,朱元璋一定已经得到了消息,为何他还不增援朱文正?

  这并不能怪朱元璋

  因为朱文正根本就没有向他求援!

  大凡这种敌众我寡的防御战,守将都会在第一时间向主帅求援,写上诸如你再不来,大家就一起完蛋之类的话,交给送信人,并且还会反复交待:让他快点来,不然老子就没命了!

  朱文正真是个奇人

  他似乎把陈友谅当成了到洪都露营的游客。

  洪都战役打了一个多月,朱文正以豆腐渣工程的城墙和有限的士兵与陈友谅的无敌舰队反复较量,靠着他的军事天才一直支撑了下来,他似乎认为自己还有力量去对抗陈友谅,更大的消耗对方的实力,为决战做好准备。

  但他也小看了陈友谅,一个能够统管六十万大军的指挥者,怎么会被小小的洪都难住。

  洪都,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六月,陈友谅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朱文正敏锐的军事嗅觉告诉了他自己,洪都的抵抗已经接近了极限。再也不能拖延了,他派了一个人去找朱元璋。

  这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他的名字叫张子明

  张子明从洪都出发,去找朱元璋,为了保险起见,他白天不赶路,而是找地方睡觉,晚上趁人少才出发(有点类似倒时差)。这种没有效率的走路方法,使得他走了半个月才到应天找到朱元璋。

  此时的朱元璋也是一头包,他派徐达去攻打庐州,所受到的待遇和陈友谅差不多,始终无法攻破城池。

  朱元璋问张子明朱文正的情况,张子明是个聪明人,他没有说朱文正撑不住了之类的话,而是说:陈友谅来了很多人,但死伤已经十分惨重,而且出师时间过长,粮食差不多了,如果你出兵的话,一定能击败他。(师久粮乏,援兵至,必可破)

  朱元璋听了这话后,十分高兴,马上派人去庐州让徐达班师(早干什么去了),准备决战!

  然后他告诉张子明:你先回去吧,我准备准备,不久就去洪都

  不久是多久呢?

  朱元璋接着说:让朱文正再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我就到了!

  一个月?到时朱文正的骨头可能已经拿去敲鼓了!

  张子明的勇气

  话虽如此,张子明还是上路了,这次为了赶时间,他日夜兼程,谁知到达湖口时,被陈友谅的士兵擒获,陈友谅亲自接见了张子明。

  张子明给陈友谅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呆字,站在那里,手都不知往哪里放

  这个人容易对付。

  陈友谅开始给张子明做思想工作,从拉家常开始,到天下一统、民族大义等等等等,张子明只是不断的点头,到最后他也说烦了,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和我合作,诱降洪都,你就能活,不合作,就死。

  张子明连忙说,我合作,我合作。

  于是,陈友谅派人押着张子明到了洪都城下,让他对城内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

  张子明连声答应,走到城下,大声喊道:

  “请大家坚守下去,我们的大军马上就到了!”

  陈友谅傻眼了,他没有想到这个柔弱的读书人有这样的胆量,气急败坏,拿刀杀了张子明。

  他这才明白,这个书生并不怕死,只是他的使命没有完成,他还不能死

  他还一直记得张子明临死前那嘲弄的眼神

  更让他不安的是,从他的将领们的眼神中,看到的是对这个读书人的敬佩。

  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居然会佩服这个人?

  不对,事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拥有最强力量的人就可以决定一切,不是吗?

  当我弱小的时候,那些比我强大的人肆无忌惮的欺辱我,现在我拥有最强大的军队和力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应该怕我,畏惧我,尊敬我!

  那么为什么这个微不足道的读书人不怕死,不怕我呢?

  陈友谅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怀疑。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用暴力和权威解决不了的,陈友谅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如同徐寿辉不懂得陈友谅的生存方式一样。

(https://www.biquya.cc/id14831/81504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