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已经写了两年多了,本周写到第一百章,完成字数43.5万。我想作为我一个“草根张学研究者”估计后面的路还很长,在这一百章的写作过程中,在我追随张爱玲的过程中,也让我又活过了一回,让我重新品味了小资的滋味儿、又重新经历了一回她的精彩人生。
想想我盘桓在张爱玲的身边已经数年了,以前的年月是断断续续的喜欢她,那种喜欢也是轻飘飘的,叶公好龙式的喜欢,没有深的感悟,没有清咖的、刀截般分明的痛快,更体会不出“倾城之恋”。退休以后才是我真正的生活在张爱玲的影子里。
在退休的日子里,我重新开始着我对张爱玲的喜欢,重新开始着我对张爱玲真正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重新阅读了她的大量的作品,阅读了写她传记的作者及专家作品,阅读了许多张迷们的纪念文章,阅读了大量张学们的评论文章以及和她一道学习、生活过的人们给予张爱玲真实的评价。人们常说:病久成良医。我这里持续地喜欢着张爱玲、长期地研究着张爱玲、并希望自己就这样的盘桓下去生活在她的影子里,我这是不是也算得上“久研成大湿”(大师)了??呵呵呵。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结交了很多的张迷朋友,我们都相互留下了最愉快的记忆。最近有一个新朋友,名字叫“实习的”书友问我:“008,如果是您,您如果是张爱玲,会因为胡兰成的满腹文采选择当时还是有妇之夫兼汉奸还十分滥情的胡兰成吗?”我仔细地想过这位书友的提问,作为人性肯定不会放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因为轰轰烈烈地爱过一次对于人生这就足够了。这位书友的提问置顶在我的评论区,欢迎朋友们去查看。
在我与张爱玲交流的日子里,我丢失了许多我的很多爱好、丢失了我的友情、怠慢了我的亲情、疏忽了我的爱情。很多朋友给予了侧面的批评,和“良苦”的忠告。朋友们一致认为这是不值得的,像我们这种年纪应该以家庭为主,搞好家庭的后勤工作,搞好亲人们的健康;认为写这些没有用的东东干什么;还认为写手、高手、枪手太多了,也轮不到我这个不专业的“大湿”(大师)来写什么;认为丢失了这么多人生重要的东西有点得不偿失、有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感觉。
我不这样认为,我的感觉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应该有自己的心灵空间,家庭的后勤不是该谁担任的,它应该是一种科学的安排与减负;何况每个人的健康都是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健康是一种自我意识,就像我每天必须慢跑一小时一样,你不坚持锻炼,你不科学饮食、节食,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别人又能怎么样??
有一次,遇到一位朋友,他大呼我的名字后大喊:“你真的是大侠哦。”我很惊诧?大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司马迁笔下的“侠”是言必行,行必果;而水浒里的“大侠”是除暴安良;金庸先生的“侠”是为国为民。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的“侠”是什么含义呢?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侠”应该是一种逍遥之侠,是人通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自己,最终达到逍遥的境界,达到与天、与地、与自己的和谐。我想我是做到了,哦,难怪我的朋友认为我是大侠。我是不愧为“逍遥之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研究事。)
这里我想告诉“责怪”我,并给我提“忠告”的朋友们:首先我喜欢张爱玲,她是我的小资祖师奶;再就是我喜欢写作,写作在我的心目中的地位就是生活、吃饭、睡觉,它的地位与它们相似;再就是我要建立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空间,形成我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再就是我用这样的方式与我的书友、与我的读者、与我的朋友交流,对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心灵上的享受;这种享受良性循环以后就是你得到了理解你的朋友,也是对自己心灵上一种特别的欢喜、认可、这是双重的享受;还有就是自己能在写作时让情感与压力得到释放;最后一个目的就是延缓衰老、预防痴呆;动动头脑、找找灵感、指头在键盘上飞舞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呀。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
有的人说这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行为;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想赚点稿费挣点钱的行为;还有人认为只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只顾自己快乐、满足;还有人认为你什么也不图那么起码也该赢几个点击率外加一点掌声吧。我想我真的没有什么所图吧:一自娱自乐有可能,因为我喜欢;二自私的行为,说这话的人不懂人为啥活着,纯属白痴,纯属吃不到葡萄的人;三我挣稿费没有这个需要,我的固定资产8位数,还挣那个辛苦的稿费干什么?带到棺材去?何况黄土已经埋在老妪的颈脖。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在追求什么,也许,只是一种感觉,只是想享受那个五味俱全的过程,没有想过结果与收获。唯一有可能得到的结果就是多交结了几个也是“张迷”的书友,仅此而已。
其实,写作并不要考虑太多外在的因素,它纯粹是一种私人化的事情,是自己愿意就用这么一种方式生活着,我从来不做梦,想写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走近自己,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去爱自己,这真的真的是一种享受。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这大概就是适合我的后半生的人生之路。我热爱并沉醉于自己所喜欢的写作中,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金钱的时代,我沉醉于此,我觉得我是很幸福的、很脱俗的、很小资的、很优雅的,也是很自我的,自我这是不是庸人们所误解的自私行为?如果幸福的感觉、脱俗的感觉、小资的感觉、优雅的感觉都统统是一种自私的行为,那么我一定将自私进行到底。
其实,写作也是一个追求认可的过程,写作不一定要成为一种职业,只是选择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因为我的写作是按照自己最坦诚的那一面来写的。写作也是接近我本人心灵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自己理解的生活,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写作需要一种沉稳的心态,需要激情,需要孤傲,需要阳光和风云。如果缺少这些都是不能写下去的,尤其是不能缺少激情。我始终是保持着一种激情,就像我的舞蹈老师说我:“你总是这么有激情,像你这种年纪的女人早就没有了激情。”另外,同时我还能坦然地面对很多无谓的批评。因为我只对我自己负责,因为我只为我自己活着,因为我必须干我自己喜欢的事情。仅此而已。
谈到激情好像与我们这种年纪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其实不是,我常常激动、常常激情四射、常常被震撼、常常被感动地泪流满面。在我的情感世界里我充分体会着我应该学会孤独、学会敏感、学会富有激情、学会自己是一个常被震撼的物体,我还应该学会为每一场花落云飞而落泪。对我而言,这是我的生活方式没有其他任何利益而言。这里就是我推崇的要有一种敏感的心,还要有一颗随时都会被震撼的心。因为我喜欢孤独,喜欢敏感、喜欢激情、喜欢震撼,不是英雄,不识孤独,仅此而已。
这恐怕就是我能以这样的激情与这样的良好心态去生活、去努力地走另一种退休后的我自己的路。否则,这条路是走不下去的。
写作本身也是我追求的人的内在情感的表现和探讨,文字在这方面是用来交流的,我写作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尺度和标准,我注重的是它关注人的内心,人的理性、情绪、价值观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关注人的内心。除了在这里我写作《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我还在中经网写各种激情的博客,比如与网友谈股票,写股票,我喜欢股票;比如探索与寻找快乐的人生,那里有我的《寻找快乐人生》系列博客;比如开放自己的心灵神秘园,那里有我的《心灵花园》系列;再比如我喜欢小资,那里有《教你学小资》系列。
教你学小资是我自己的学习课程,也是我的教学课,现在已经讲到第三十一课,在那里我与爱好小资的朋友们一道学习着、快乐着、幸福着。这些应该都来自于我的心灵对生活的深刻观察、探索和思索。我赞成一位作家说:每个人的写作都是它的“进行时的心灵史”,灵感来了自己的语言就会像流水一样流出来。在我的生活中,我会带着寻找灵感的目的去从事我今后的生活。
2008年开始我在我的QQ空间里写自己的图片日记,这是我喜欢写自己、拍自己的一种日记形式,写自己拍摄的图片故事,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以及自己的舞步的录像等等……我感觉到我在一次次地突破自己,我感觉到我在这些地方寄托着我的梦,我感觉到我在寻找我的理想,我感觉到我在优雅地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上天给予我最珍贵的赐予,我会用我的一生来回报上帝的赐予。
写作真的只是我的一种爱好,写作真的是我的一种享受,带着寻找灵感的目的去生活,去写作真的很棒。灵感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一种很梦幻的感受,很奇妙、很忽然,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并且它是忽隐忽现,忽如一夜春风,也会很捉弄人的。至于如何去用灵感来支撑自己的文字写作、支撑自己的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当然是要顺其自然的,不要为了写作,为了赶任务,而是当做一种享受着的生活就OK了,所以我在研究张爱玲的过程中,我没有急急匆匆地赶写每一个章节,而是在用心地去品味她:感受她的童年、感受她的天才梦、感受她的凄苦、品味她的爱情、品味她的小资、品味她的孤傲、品味她的清咖。在我的研究里让我慢慢地去雕刻,慢慢的去琢磨吧。我的更新章节很慢,每一个星期只更新一个章节,每一章节都是在品味了她一个阶段的人生后再去写这个阶段所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为了写作而写她,而是在品味她姿扬的、五彩的人生中去体会她的这种享受。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不要有什么神奇诡谲的世界,不要有什么汪洋恣肆的文字,不要有什么移步换景的情节,不要有什么惊才艳艳,让写作快乐,让自己快乐,让自己享受就OK了。
我在写作时,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只是努力地去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表达方式,并试图去适合这种生活方式与表达方式,好让自己以后的作品多起来,同时在自己的作品里寄托着自己的美好愿望,当然我也不会为了这个爱好迷失自己的方向,比如,去爱我的爱人,去爱我的亲人们。
其实话说回来,我的喜爱,我的痴迷,我的追求并不影响我的爱情以及我的情感生活。两人世界就已经足够我陶醉的了,在同时给对方一种习惯的温暖,或许不能感到特别的甜蜜,但是一旦分离,就相思入骨,这就足够了,还有就是用我们的生命来铭记我们共同的年华这就足够了。我欣赏这种爱情,因为对方已经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你的生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像空气,有的时候不觉得多么地特别,但分秒不能离开,这种互相欣赏、默契、温馨的爱情应该值得提倡的,不必以牺牲自己的爱好与追求来维护所谓的爱情。爱情不是永恒的,爱情总是被人们描写得回肠荡气,其实,真实的爱情都是平淡的,人们将爱情美化了,爱情在生活中实在是一件渺小的事情,除了爱情之外,我们还应该有更多更重要的追求。
以后我还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喜欢的文字的方式去写自我,也可以把我的写作视为通向那个无边的美妙世界,这是一种极好的生活方式,我会用这种方式一直坚持着我的写作直到我的晚年。
这里我还想告诉我的朋友们不要迷失自己,不要放松对自己的学习,不要浪费了我们最后的美好时光,不要做家庭妇女。我每天的阅读时间要占写作时间的2/3,而且每天睡得很晚,在睡觉之前一定还要看会书,那时候看书,看的特别沉浸,可以逐字阅读。一般需要认真读的书都放在这个时间里来阅读,一般这个时间都是夜12点~1点了,这个时间读的书都能感觉到世界的深邃、文字的细腻、以及内心的静谧。在这个时候里我会忘却很多丑恶的东西,忘却梦魇,忘却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这个时间我会浮想联翩去赶路、去追求、去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评评张爱玲,在中国文学近代史上,能评上近代、现代作家大师的人,人们还是公认张爱玲的,我想我的研究没有错,我的喜爱没有错,我的迷恋没有错。大多数有深度的小资都非常的喜爱张爱玲,欣赏着张爱玲。还有我觉得一个作家的生命长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生命体认的深度。张爱玲在她25岁的时候,就完成了对生命的整个体认,如此纤细,如此精致,如此沧桑悲凉。
还有张爱玲她在近代文学的地位也在于她能够在某些时候忘记了庸常的世界,而进入一个更为自由的精神领域,这是我最要学习的地方。2000年张爱玲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名之强,张爱玲位于第四名,前九名分别是:《呐喊》鲁迅、《边城》沈从文、《骆驼祥子》老舍、《传奇》张爱玲、《围城》钱钟书、《子夜》矛盾、《台北人》白先勇、《家》巴金、《呼兰河传》萧红......而在时间的长河里,多少名噪一时的作品旋即湮没无闻,但是张爱玲的作品却是常读常新。目前我就是想忘却俗尘,做一个进入神我境界的痴迷者,从而进入一个更为自由的精神领域。我想这就是我的追求吧,我想我是幸福的。
今天噜苏这么多,无非就想给我的朋友们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还希望自己在后面的日子里,好好阅读,好好生活,好好行走,耐住寂寞,以夺回自己的蹉跎岁月,夺回自己的流逝岁月,恢复自己一颗年轻的心。还希望自己能给自己惊喜,还希望自己能给自己突破,还希望将自己这种写作的生活方式延伸到生命的终结。
这里我还是要忍不住地告诉我的朋友们一个秘密:我在起点文学网这里写作、在中经网写博客、在我的QQ空间写我的图片日记、录制拍摄我的生活图片只是为了向世界宣布:曾经我活过,曾经有这么一个人活过!!!
这里感谢我的书友朋友们对我的信任、以及长期的支持,008拱手致谢了。008爱你们!!!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https://www.biquya.cc/id14813/814795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