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色戒 > 王蕙玲 编剧就像世说新语 5

??

  例如张爱玲用了"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来形容老易与王佳芝的关系,好比"虎与伥",就得深入研究一再反刍,常说"为虎作伥"简单说就是虎大王爱吃人,人死了就成了伥,成为虎大王役使的手下,会幻化成人形继续找更多的人来填饱虎大王的肚肠。张爱玲用这句成语来解释占领者和受奴役者之间的关系,当然极为贴切,一方面适用于日本侵华时期的汉奸行径,多少人心甘情愿地为征服者服务尽忠?另一方面却也适合转化成为老易与王佳芝的关系。真诚鲜活的王佳芝,让原本已经心死的老易重新活了过来;原本已经枪决死了的王佳芝,却永远活在他的心里,你不免要想到底谁是虎?谁是伥?谁是人?谁是鬼?

  我们的编剧过程真的就像是"世说新语",在既定的词句中翻找出主角的个性脉络,例如老易的工作就需要从动物性来理解,他本性像狼,为了生存,为了工作,刑求杀人都是必要的手段,狼在黑暗里猎食,然而初会王佳芝时他却坦言怕黑,为什么?或者怕黑本身就是诱饵,更引王佳芝随他往黑处去。遇见了王佳芝,他作为人的那一部分渐渐给唤了出来,戏假情真到这里就有了多重解读,老易的痛苦与撕裂,到底是要做人或做动物?还是动物再度还魂成为人?就构成了老易角色的复杂性了。

  这种动物性的矛盾,也就具现在三场床戏中了?

  王蕙玲:是啊,李安是试图从床戏中说一点人生哲学。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一开始的强横凌虐,是在展示老易雄性主宰优势的心情;后来的体位变化,则兼具了男性情绪扭曲以及女性身心变化。主客易位的复杂关系,李安试图从人体美学让人们看见这些关系,情yù人生因而有了对照与对话。

  李安用"走过地狱"来形容自己的拍戏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人的身体何等尊贵,又包含着多少的禁忌,展现身体就蕴含着巨大的惊慑,其次在肢体的动作细节中又要窥见角色的内心变化,直到现在我仍能够每次都从这几场戏中看见新的东西,它很微妙,与我们自己心展开的程度有关,真是不可说。

  李安用了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曲《毕业歌》来诠释抗日期间热血青年的节操,歌词中:"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刚好用来对照话剧社同学的锄奸行动,至于《天涯歌女》的清唱更是委婉深情,你们怎么想到用这些音乐的?

  王蕙玲:李安有很多的音乐素材选择,透过歌曲来串联时代的感觉是必要的行动,不管今天还有多少人知道《毕业歌》的时代背景,那个年代的人唱那个年代的歌,就有那种氛围。

  《色·戒》的另一个功能当然就是让那一段被时光淹没、顿很少人再去触及的抗战,汉奸历史,有了让年轻人重新审视及认识的机会。那段《天涯歌女》其实是李安的神来之笔,女人对特工人员一直都只是玩物,玩过了就得死,但是李安却能用这首曲子让观众看到汉奸坠入情网的过程,汤唯的小曲唱得好,完整唱出了女人怜惜男人的心情,一切就像小说中所写,王佳芝看着灯光下的老易,"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那种爱还带着占有,怜惜中还能成全的微妙情愫,都完全捉到了。

  你懂麻将吗?牌戏写作困难吗?

  王蕙玲:我不会打麻将。参考一些牌经不难,术语现成都是,但剧本要做的就是呈现每个角色手与心的互动关系,李安要求的牌戏精神是让观众"不要因为没有(麻将)知识而被遗弃",我写完了戏,自然还需要有麻将专家来设计适合的牌戏内容。

  我的心思反而摆在牌局上的人,小说中为什么要突显马太太,她的三克拉钻戒是谁送的?王佳芝为什么会认为她在吃醋?为什么易太太又要对王佳芝特别好?所以,这场牌戏其实是讲四个女人的政治,眼神勾一下,手指晃一下,都有深意。因为情fù之间最在乎排名了,老易好色,会不会四个女人都是他的女人?钻戒的比量,不就意味着她们的身份排名?想起以前的富家大太太最爱把家里的女人都集中在牌桌上,便于集中管理,才不会出乱子,易太太会不会就是这样?想想外国观众看不懂,也只能是遗憾了。

(https://www.biquya.cc/id14711/813762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