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700章 赵钰崔赴任

“奶奶,我好着呢,就是这阵子想念家里的饭菜,吃的不香,过阵子就恢复了!”

顾行晋心中满是温暖,安慰着老刘氏道。

老刘氏满意的道:“嗯,待会儿让你娘去吩咐一声,让厨房给你做好吃的!”

“好,我可要多吃几碗,养好了,到时您瞧瞧。”顾行晋俯在她耳边说道。

赵氏对老刘氏道:“娘,我推您回屋,他刚回来让她好好歇歇,您也该歇着了!”

“让他歇歇,素珍咱们回去!”老太太点头道。

“夫君,辛苦了!”齐雯湘也一脸心疼。

顾行晋笑道:“还好,主考官可比科举舒坦,这么点真不算什么。”

“我已经让下人备好水了,你快去洗个澡,休息一下。”

温热的水舒缓着他疲惫的身躯,思绪也渐渐飘远。

洗完澡出来,顾行晋顿觉神清气爽。

此时,厨房已将美味的饭菜备好,那阵阵香气引得他食欲大增。

用过饭后,顾行晋来到书房,想要整理一下这段时间的思绪。

他拿起笔,齐雯湘轻轻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杯热茶。

“夫君,喝点茶润润口。”齐雯湘温柔地说道。

顾行晋接过茶杯,轻抿一口,茶香四溢。

“太太,我不在家,这段时间家中一切可好?”

齐雯湘微笑着点头:“家中一切安好,只是赵家表兄中了贡士,对你是不是有影响?”

顾行晋回了一句,“他能考中是他自己本事,科举一事讲究的,就是公平公正,可是外头有了风言风语。”

齐雯湘叹了一口气,点点头,“嗯,有些人就是这样……”

见她这么担心,顾行晋便将当日的事情告诉她。

“你不必担心,一切自有陛下决断,当初我就已经将此事汇报给陛下,陛下还是让我当主考官。”

齐雯湘轻轻握住顾行晋的手,说道:“如此甚好,夫君做事向来稳妥,我自是放心的。只是这官场复杂,难免有些人心生嫉妒,蓄意编排。”

“我自会小心应对,只要行得正坐得端,也不怕那些流言蜚语。”

齐雯想有些犹豫了,“嗯,夫君,咱们此时可要去给赵家表兄贺喜?”

顾行晋仔细想了想,“之后再去吧,等他殿试后来得及。”

“嗯,一切听夫君的。”

接着齐雯湘又道:“对了,姐夫打听你好几次,问你何时回来,想来这几日会来一趟。”

“他有什么事吗?”顾行晋脸上笑容淡了不少。

“应该是为了殿试的事……”齐雯湘说了她的猜测。

顾行晋当即就道:“这阵子闭门谢客,让人到户部给我请个病假。”

“也好。”

齐雯湘应下后,便着手去安排顾行晋交代的事情。

姜维谭得知消息,知道顾行晋回来了立刻过来了,结果却被拒之门外,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哼!”

姜维谭冷哼一声,甩袖离去……

………

时间一晃而过,殿试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赵钰崔等一众贡士,和国子监监生们都在宫门外排队。

每个人都怀揣着紧张与期待,在太监的指引下进了紫禁城。

金銮殿金碧辉煌,庄重威严,让这些贡士,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敬畏之情。

“陛下驾到!”

“臣等恭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连带着贡士们都纷纷跪下。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顾行晋上前一步道:“陛下,宣德三十九年辛丑年贡士三百二十五名,监生五十名,请陛下殿试。”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贡士们。

“那就殿试吧!”

“是,陛下!”

太监长唱道:“殿试开始!”

一道考题随即就被放了出来,贡士们抄录了题目,纷纷低头思索。

不少贡士和监生们,看着题目急的额头都冒汗了,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因为问题实在是太犀利了,直指朝廷的重大问题,一不小心就将人给得罪残了!

赵钰崔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在脑海中。仔细审题后,在脑海中过了几遍,才在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

宣德帝慵懒的坐在龙椅上,看着殿试的贡士们。

时间悄然流逝,到了交卷的时间,贡士们只得交卷。

宣德帝直接放话道:“今日殿试到此为止,考官们继续改卷,其他人出宫去吧!”

“臣等告退!”

太监们将答卷一一收起,交给顾行晋和一群监考官。

“诸位爱卿,你们即刻将试卷批改出来!”

“是,陛下!”

两个时辰后,将试卷全部改完,顾行晋和众人一番讨论后,才最终选出了一百七三人。

“陛下,这些是微臣和诸位大人共同整理出来的,一共一百七十三份!”

“放着吧,朕瞧瞧!”宣德帝点点头。

……

殿试结束后,又是一段难熬的等待。

最终,皇榜公布,赵钰崔取得了不错的名次,是二甲第七十五名。

赵家欢喜不已,他们赵家总算是出了一个举人了!

而顾行晋的姜维谭再次名落孙山,因为监生的功名,他从此再也无法参加科举考试。

这个打击瞬间就让姜维谭崩溃了,有些失神的道:“为什么,不是说监生很容易考中进士,怎么到我这儿却是这样的结果……”

顾宝珠有点担忧他的情况,“夫君,你怎么了!”

“滚!”姜维谭失去理智红着眼,一把甩开顾宝珠的手。

下意识的惯性,让顾宝珠一下子砸向厅里的椅子。

“奶奶,小心……”丫鬟们惊呼道。

顾宝珠的额头,就一下子磕在了凳子上,瞬间就出了血!

“奶奶,您受伤了!快请大夫!”

丫鬟们手忙脚乱地去请大夫,顾宝珠疼得脸色苍白,额头上的鲜血不断涌出。

姜维谭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冲动酿成了大祸,一时有点不知所措。

大夫匆匆赶来,为顾宝珠处理伤口。

包扎好伤口后,“夫人,要好好休养,不能沾水,也不能劳神。”

姜维谭看着虚弱的顾宝珠,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愧疚。“宝珠,是我不好,我不该……”

顾宝珠虚弱地摇了摇头,“夫君,你想来也不是故意的,这是意外。”

“是我不对……,你能明白就好。”姜维谭讪讪的道。

姜维谭现在就怕顾宝珠回顾家告状,到时就麻烦了!

“夫君,我头还疼着,先下去了。”顾宝珠也不想再搭理他了。

这阵子她感受到姜维谭的变化,更多的是,很多事让她只觉得心冷。

她累了,再也不想参与他的事了!

这次没能中进士,让姜维谭一下子没了底气,面对顾宝珠更多几分不自在。

很快赵钰崔被授予官职,没多久就要出发赴任。

“表哥,到了新的职位上,一定要尽心尽力,为百姓谋福祉。”顾行晋叮嘱道。

赵钰崔郑重地点点头。

“明谨,在京城的这段日子,多谢你们的照顾。姑母她今日没来,你就收下帮我将此物送给姑母。”赵钰崔拿出一个木盒子。

“表哥,咱们都是自家亲戚,不必这么客气,这些就不必了!”顾行晋知道赵家不宽裕,还是给他们省点的好。

赵钰崔将盒子一把塞给顾行晋,“不行,此物一定要给姑母的,本来准备交给姑母。如今这样来去匆匆,只能是由你转交了。”

随后就上了马车,和他道别道:“明谨,咱们表兄弟,此生怕是能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以后有什么可以书信往来。”

“好,表哥,一路顺风!”

顾行晋望着远去的马车,手中紧握着那个木盒子,心中满是感慨。

回到府中,顾行晋将赵钰崔托付的木盒子交给他娘。

“娘,这是表哥给你的。”

赵氏看了一眼那个盒子,直接打开了盒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只见盒中是一枚精致的玉佩,上面雕刻着吉祥的纹路。

“这孩子,真是有心了。”赵氏轻轻抚摸着玉佩,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和欣慰。

顾行晋看着那只玉镯,确实不错,虽然不是太贵重,但也不便宜。

赵氏想到庶女和女婿的事,想问问儿子有什么法子。

“对了你姐夫的事,可有法子?”

“姐夫呢,他自己可有什么想法?”顾行晋反问道。

赵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有什么想法,至今还躲在房里呢!”

顾行晋沉默了一会儿,“三年前,我就劝过姐夫,他非要走捷径。”

赵氏叹了一口气,“看在你大姐的面上,出手帮他一次。不然你大姐的家,怕是要毁了!”

顾行晋沉默了一会儿,“姐夫可愿意谋个一官半职?当然,官职肯定不会很高的,毕竟都是初入朝堂的新人,至于以后会怎么样,那就全看姐夫自己的能力了!”

“嗯,我派人过去问问你姐夫和大姐,看看他们怎么想的。”赵氏也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没过多久,派去询问的人就回来了。那人向顾行晋和赵氏回禀道:“夫人,少爷,大小姐和姑爷愿意谋个一官半职,只是心中还有些担忧,怕去的地方太偏僻了。”

顾行晋微微皱眉道:“既然有此决心,那便无需太过担忧。至于姐夫的能力可以慢慢培养,但是要有心做事。”

赵氏点了点头,说道:“行晋,你说的府,那此事就交给你去安排了,帮你姐夫找个好地方。”

顾行晋应下,随后便开始着手为姐夫谋划官职一事。

没多久,顾行晋就找到了三个职位,随后就派人去将他姐夫和大姐请了过来。

“晋弟,发生什么事了?”顾宝珠开口道。

顾行晋将手中的名单交给他,“大姐姐夫,前几次你们说找个一官半职,我这里有三个官职,你们瞧瞧可有想去的。”

顾宝珠随即就接过名单,“晋弟,大姐和你姐夫,一块向你道谢了!”

顾行晋摆摆手说道:“大姐,咱们姐弟之间无需如此客气。”

顾宝珠和丈夫仔细看着名单,脸上神情时而凝重时而犹豫。过了好一会儿,顾宝珠才开口说道:“晋弟,这三个官职,大姐和你姐夫着实有些拿不准,你能给我们讲讲各自的利弊吗?”

顾行晋点了点头,指着名单说道:“这第一个官职,是在江南的一个县城任主簿,江南富庶,民生还算安稳,但竞争也相对激烈,若姐夫能做出一番成绩,晋升的机会较大。第二个官职,是在北方的一个边陲小镇任县令,那里条件艰苦,但容易做出显著的政绩,只是需要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至于这第三个官职,是在京城附近的一个小县城任县丞,离咱们家近,照应起来方便,不过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顾宝珠和丈夫对视一眼,陷入了沉思。良久,顾宝珠的丈夫说道:“我想去北方的边陲小镇,虽然艰苦,但我愿意拼一把。”

顾行晋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姐夫有此决心,甚好。不过那里确实条件艰苦,大姐你意下如何?”

顾宝珠坚定地说道:“既然他决定了,我便支持他。”

顾行晋说道:“那好,我这就去安排后续事宜。姐夫,此去一定要小心谨慎,多为百姓着想。”

很快,顾宝珠的丈夫便启程前往边陲小镇任职。起初,他确实遇到了许多困难,当地匪患猖獗,民生凋敝。但他牢记顾行晋的嘱托,一心为民,先是整顿治安,清剿匪患,又积极发展农桑,引入商贸。

经过几年的努力,边陲小镇逐渐繁荣起来,他的政绩也得到了上司的赏识。

而赵钰崔在新的职位上也是兢兢业业,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屡次为百姓解决难题,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这一日,顾行晋收到了赵钰崔的来信。信中说他在任上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当地的富商勾结官员,欺压百姓,垄断了许多行业。他虽有心整治,但阻力重重。

顾行晋看完信后,沉思片刻,便提笔给赵钰崔回信,为他出谋划策。

在顾行晋的帮助下,赵钰崔成功收集到了证据,将那些不法之徒绳之以法,还了百姓一个公道。

时光荏苒,转眼多年过去。顾行晋在官场上也稳步上升,成为了朝中的重臣。

(https://www.biquya.cc/id142133/2820461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