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把林方政问住了。
见林方政沉默,杨正信接着说:“贺兰禄之所以同意,是因为她在朗新待不久。如果放在几个月前,她绝对不会同意这个事的。其实,有贺兰禄在的话,还稍微能让人放心一些。她这个人手腕能力还是过硬的,能稳得住朗新大局,这几个月可是把朗新上上下下收拾得服服帖帖。可她如果离开了,换一个人上来,不熟悉朗新情况的话,又如何把控局面呢?如果省委真把试点放在朗新,那就不是想停就能停的,不能圆满完成省委的试点任务,好事就变坏事了,到时不仅仅朗新要挨板子,你也要挨板子,指不定我和定平书记也要挨批评啊。”
林方政听着不对劲,杨正信这话什么意思,是打算搁置了?
“杨部长,这个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毕竟他朗新再怎么改,那也得在市委领导下进行,任何调整都是要先报请市委同意才能进行的。有您和市委把着关,想着也闹不出什么风浪来。反正我是觉得,既然省委还没定试点地区,不如争一争,再怎么说,这也是中央高度重视的改革事项之一,真要是弄好了,像晋省一样受到全国经验推广,那可是大功劳一件啊。”
“不能只看吃肉,不看挨打。”杨正信摇着头,“晋省的改革我知道,那是中央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才没闹出什么大的幺蛾子。可不代表一点事没有啊,改革的时候,当地干部队伍怨言可不小,媒体也是褒贬不一。而且,他们的改革也不是一劳永逸了,因为裁撤合并部门太多,到现在还存在很多上下衔接不畅的地方。距离真正完成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杨正信点上一根烟,长出一口气:“而且,这政治体制改革,你年纪小,可能没经历过。哪一次改革,不是从上至下,中央深思熟虑后才终于下定决心的。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人的事情。只要涉及到人,那事情就简单不了。弄不好,是要引发不可预料的连锁反应的,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你要搞的这件事,是从下至上,压力更大啊。”
这些大道理,林方政怎么不知道?现在又见杨正信讲这些,他听都听烦了。早知道直接找王定平汇报了,在这兜一圈结果换来一通“教训”。
“杨部长,我是觉得,我们党走到现在,经历过这么多次政治改革,哪一次是完全没有风浪的?如果因为怕风浪,那什么事都别做了。既然您不同意,那我就拿回去吧。”
林方政说完,就伸手拿起材料,准备转身离开。
“干什么?又要跑去找定平书记?”
“没有……”
“什么没有,我看你就是打算这么干。”
林方政站定,没有接话。
“还是这么沉不住气!坐下!”
林方政没法,只能转身回来,却没有坐下。
“讲几句就不乐意,我有说不同意吗?”杨正信伸出手来。
见林方政愣着,杨正信说:“怎么?不要我签字?”
林方政赶紧把材料送上:“我以为您不同意……”
杨正信拿起笔“刷刷”在材料扉页请示栏里“正信部长”上画了个圈,写上:拟同意,请定平书记审定。
然后把材料推给林方政:“我跟你讲这些,不是打击你的信心,而是要告诉你,这件事如果真争取下来了,就没有回头路了,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它不是你以前所经历的小打小闹,甚至比起你当初搞的那个什么自贸区,更复杂、更难办,是你从来没啃过的硬骨头。别以为这事交给朗新县,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这个统筹工作,要担起来。”
(https://www.biquya.cc/id137774/2608660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