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某些电视剧里,手握大权的处长,让地方副省长、书记市长们点头哈腰,也不算夸张。
事情听完,林方政立马明白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呵呵,压根就不是什么改革有什么不合适,纯粹是鲁宏茂找了京城的关系,在这给自己说情打招呼呢。但上面的人也是搞笑,如果真是铁关系,压根不需要弯弯绕绕,直接了当说情就是了。偏偏关系隔了几层,出于爱惜自己羽毛的意图,先得来个“师出有名”,再顺势提出“鲁宏茂”的名字,看秦南方面上不上道了。
既是如此,林方政松了口气,出于谨慎,他还是多问了一句:“傅主任,这不就是想给鲁宏茂打招呼吗?七绕八绕的,我还真以为朗新有什么大篓子捅到中编办了呢?”
“要真捅了大篓子,那就不是他打电话了,也不是打给我了。”
没错,真捅了大篓子,少说也得是体改局的副局长直接给省委编办主任张阳德打电话。这位处长讲这么多,却没有半句是领导的意思,足以说明体改局领导是不知情的。
“这个处长是西平人?”林方政是没听过朗新有人在中编办的。
朗新每两年都有一次名录更新,在从政领域,对于朗新籍在中央部委任职副厅级以上,省直部门任职正处级以上,市直部门任职副处级以上,都有登记造册。基本上每个县都有专门干这个事的,不是为了县领导升迁时去找人说情啥的,县领导要是靠这份名录再去找关系要提拔,那基本上属于凉凉一类了。这么做目的很简单,就是在县领导在上面争取项目或消除负面影响时,能及时同乡的身份和相关领导搭上线,随时掌握情况,不至于莽撞跑过去两眼一抹黑,碰一鼻子灰。
这只是原则性的,如果是在各级核心部门任职,则级别还要降一降,比方说中组部、中编办,别说副厅级,就是副处级,恐怕也得收录进去。理由也很简单,这些部门的干部,潜力都是无限的,天花板很高。今天是个科级干部,过些年可能就到厅级了也说不准。
所以这个处长肯定不是朗新人,至于是不是西平人,林方政未曾掌握。
“不是,他是甘肃人。”
“那您觉得这个什么三处处长有几分帮忙的决心?我初步判断,可能不到五成。大概也是受人之托,否则他就直接跟你托情了。”
“嗯,我也是这个判断。但是方政啊,有些事,我们不能去赌,人家愿意打这个电话,说明还是有几分重视的。关键还是对口司局,犯不着去得罪,万一是个小人,到时候想办法踩我们一下,你这些辛苦不就打折扣了吗?不管这个鲁宏茂究竟是个什么样,说穿了也就是一个正科级,能安排的情况下,妥善安排了。”傅玉泽出于善意提了个醒。
“我还要怎么妥善安排,给他换个局当一把手,这个安排也不算差了吧。居然还不满足,难不成这个时候我还得推荐他提拔副县级?”时间差让林方政产生了误判,以为鲁宏茂对去行政审批局这个安排不满。心里还骂着这人真是太狗了,没听说他有什么不满啊,分管副县长找他谈话的时候,不是满口答应吗?转头就去乱告状。
让鲁宏茂继续留任原职,林方政是绝对不同意的。一来房文赋得给他让位置,二来后面还要承担事业编制削减这样的重要任务,鲁宏茂干不来。
(https://www.biquya.cc/id137774/2608636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